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共同抓好大保护

协同推进大治理

母亲河换新颜,“山河”俱欢颜 本报记者 马健 摄

本报记者 孙新峰 李娜 李宇航

开“赌”之后,却没有输家。一约既定,就万山无阻。

2025年7月10日,一个消息在“奔走”:山东省兑现2024年度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资金6207万元。自2021年鲁豫两省建立黄河流域首个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以来,山东省已累计兑现河南省生态补偿金2.5亿元。

对此,河南笑纳:靠实力赚来的2.5亿元,收得理直气壮;山东认可:拿真金白银换一泓净水,给得心服口服。

2019年的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为新时代中国擘画发展新坐标——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2021年4月,山东省与河南省签署《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自此,黄河流域首个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正式启动。

4年多来,“鲁豫对赌”的背后,母亲河换新颜,“山河”俱欢颜。

定约 鲁豫签下“对赌协议”

2021年4月,山东省和河南省签署的这份协议是黄河流域首个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这份协议,在黄河治理的漫长历程中,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被外界形象地称为鲁豫“对赌协议”。今年是“对赌协议”签订的第五年,这一协议,已成为深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示范样板。

黄河,5464公里水流泱泱,越崇山峻岭,跨宁蒙平原,腾陕晋深谷,淌中原沃土,经河南入山东,而后,奔大海而去。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黄河上中下游,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三次主持召开座谈会,对母亲河的未来深远谋划。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然而,多年来累积的问题让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依然脆弱:在全国主要流域中,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土地面积比例最大;上中下游生态易退化,恢复难度极大且过程缓慢;部分地区污染排放强度较高。统筹上中下游、干支流、左右岸,习近平总书记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定下调子——“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2020年5月13日,国家四部门印发实施方案支持引导黄河全流域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试点,范围包括沿黄九省(区)。

一年后,鲁豫两省率先建立黄河流域省际间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这是对中央指示精神的回应,更是山东、河南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拓展生态领域合作,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而作出的新举措。

协议规定,以黄河干流刘庄国控断面水质监测结果为依据,进行水质基本补偿和水质变化补偿。两省交界黄河水域,水质年均值达到Ⅲ类标准,双方互不补偿;水质年均值在Ⅲ类基础上每改善一级,山东给予河南6000万元补偿资金;水质年均值在Ⅲ类基础上每恶化一级,河南给予山东6000万元补偿资金。此外,还对断面3项关键污染物年度指数的变化设置了补偿条款。这一规定,让鲁豫两省在黄河治污上,有了明确的量化目标和利益关联。 (下转二版)

2025-07-12,11430| 2025-07-11,11422| 2025-07-10,11414| 2025-07-09,11406| 2025-07-08,11398| 2025-07-07,11390| 2025-07-06,11386| 2025-07-05,11378| 2025-07-04,11370| 2025-07-03,11362| 2025-07-02,11354| 2025-07-01,11346| 2025-06-30,11338| 2025-06-29,11334| 2025-06-28,11330| 2025-06-27,11322| 2025-06-26,11310| 2025-06-25,11302| 2025-06-24,11295| 2025-06-23,11287| 2025-06-22,11283| 2025-06-21,11279| 2025-06-20,11271| 2025-06-19,11259| 2025-06-18,11251| 2025-06-17,11243| 2025-06-16,11235| 2025-06-15,11231| 2025-06-14,11227| 2025-06-13,11219|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