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县区新闻 PDF版阅读

一个村庄就是一道风景

颇有艺术特色的民居

本报记者 卢文军 通讯员 许赛 马卫宾 文/图

绿草如茵,月季花香。

“你看俺村现在弄得多好,跟景区一样!”中牟县万滩镇关家村村民周西岭见到记者,忍不住和记者分享村里的变化。

茅草屋顶,土黄泥墙,毛石花挡……黄河边的关家村已具美丽乡村模样。

据了解,万滩镇关家村在去年年底被定为郑州市50个精品村之一。中国美术学院充分考察关家村村庄风貌,以田园风光为韵,以古朴民居为形,以生态农业为基,以耕读文化为魂,创造舒适自由、归园田居的陶然景观。

记者从规划设计图中看到,关家村按照“两轴一环”的空间布局对整村进行改造提升。村子各功能区规划详尽,邻里居住区、未来创客共享区、菜篮子工程示范区、艺术稻田区、水上花田区,并串联稻草人农场、盆景基地、赵口闸等重要节点,打造村内村外两条旅游环线,使村庄从单一村落向农旅融合发展方向转型。

在老村委改造现场,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师马工说:“我们要把老村委建成党群服务、游客服务合二为一的综合服务中心,并围绕它建设村史馆、民宿、创业工作室,作为村里展示特色农产品、承接游客的核心区。”

村民马小孝的院子正在进行地形塑造。 “村里打扮得齐整,俺家也改造了。现在国家的政策真好。”

在一般人眼里,关家村只是一个小村,有635人,耕地1900亩。但关家村发展的志气可不小。村民周超的小院改造成高粱秸秆画工作室。几个家庭妇女正在学习秸秆画手艺。“这学会了,不管刮风下雨,在家都有活干。”说着她们向记者展示制作的成品,栩栩如生的小动物让人惊叹不已。据秸秆画项目负责人介绍,今年在关家村种植40亩高粱进行试验,秸秆作画,粮食做酒。面向全村免费开设高粱秸秆培训课程,游客也可以来体验高粱画制作。

关家村支部书记吴淑芬说:“我们摸排有意向出租的农户17户,现在租出来4户。现在村里这么好,有几个在外打工的村民想回来发展民宿。”院外盆景基地,几个老人坐在凳子上娴熟地解绑固定盆景的铁丝。看着老爷们儿干精细活,忍俊不禁。“这都是艺术,不脏不累。干这活儿可享受,一天能挣一百多。”吴支书说,“我们有500多亩地已经和群众商量好流转,引进莲花、高粱农作物种植,等麦一收立马动工。我们要抢抓精品村改造机遇,以产业发展为带动,打造集旅游、文化、产业为一体的美丽乡村精品村。”

据了解,今年万滩镇9个村列入美丽乡村改造计划。1个市级精品村,3个沿黄示范村,5个城乡结合部改造村。万滩镇党委书记马素萍说:“我们要大力发展农旅结合产业,加快实现万滩镇全域田园美、产业美、村庄美,为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东部新城增添更多乡村亮色。”

2025-09-30,12062| 2025-09-29,12054|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