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荥阳市梁庄村,驻村第一书记孟俊峰的身影总是忙碌穿梭于村头巷尾、田间地头。被荥阳市供电公司派驻到梁庄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他用一件件“接地气”的实事,把村民的“急难愁盼”变成“幸福清单”,让梁庄村从基础设施落后村逐步蜕变为环境美、人心齐的新农村。
初到梁庄,孟俊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摸电情”。村里不少老房子的电表箱锈蚀破损,电线私拉乱接,雨天漏电、跳闸现象频发,村民们对此苦不堪言。“用电安全是大事,得从根子上解决!”孟俊峰发挥原单位优势,带领荥阳市供电公司技术骨干逐户排查线路隐患、规整杂乱电线,为全村204户家庭建立安全可靠的用电环境。排查结束后,他积极向相关部门申请更换电表项目及专项资金,推动村内电网升级改造项目落地,保障村民的用电安全。
驻村之初,孟俊峰发现村便民服务中心和活动中心的桌椅板凳不足,并且没有空调,夏天热、冬天冷。村干部办公、村民议事、群众活动都受影响。他立即向原单位协调,为党群服务中心添置了办公桌椅,还为便民服务中心安装了空调。
“现在咱村委环境整洁干净凉快了,俺来办事也愿意多坐会儿,多聊会儿天可舒心!”梁庄村3组张大爷感慨道。
为了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孟俊峰借鉴先进经验,在村里筹备设立“爱心积分超市”,村民可以通过参与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活动获得积分,凭积分兑换米面油、洗衣粉等生活用品。通过“小积分”撬动“大文明”,激发村民主动参与村务的热情,减少邻里矛盾,让文明新风在梁庄悄然扎根。
村内的排水沟曾是“隐形风险”,由于长期未清理,沟内淤泥堆积、杂草丛生,雨季时排水不畅,容易造成积水严重,甚至倒灌进村民家中。孟俊峰把防汛工作抓在前面,提前带领村民清理村内排水沟、河道淤泥,检查水泵、涵管等设施,确保雨季排水畅通,让梁庄村能够平安度汛。
从排查线路到申请更新电表项目,从筹备爱心超市到改善办公条件,从修路清淤到防汛备汛,孟俊峰用脚步丈量梁庄的土地,用行动回应村民的需求。如今的梁庄,电更稳了、路更平了、村更美了,而孟俊峰的笔记本上,还记着下一阶段的计划,这个小村庄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 本报记者 史治国 通讯员 苗胜兰 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