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裴其娟)14日20时起,两辆大型浇水车分工合作,对金水路沿线的行道树和绿化带、花坛进行浇水。连日来,郑州市遭遇持续高温炙烤,城市绿化面临严峻考验,为最大限度降低旱情对城市园林生态的影响,郑州市园林局迅速部署“抗旱保绿”专项行动,全市近千名园林工作者闻令而动,“人机协同、精准施策、科技赋能”,打响一场守护城市“绿肺”的生态保卫战。
细浇慢灌浇足浇透
针对本轮高温天气,郑州市园林局印发《关于加强苗木“抗旱保绿”工作的通知》,采用“错峰作业+动态巡查” 模式,安排绿化工人避开高温时段,每日6时~10时、16时~20时开展作业,按照细浇慢灌、浇足浇透的原则,采用机械喷灌与人工浇灌相结合的方式,对公园广场、游园、廊道等绿地进行全面浇灌。对大树制定了“一树一策”方案:对新栽乔木搭建遮阳网并辅以滴灌,对古树名木实行专人监护,对草坪采用智能喷淋系统定时补水。全市已累计投入移动式水泵320台,浇灌绿化面积超800万平方米。
“月光行动”提升效能
郑东新区湿地公园借助物联网技术建立的智慧园林平台,实时调控浇灌时段,利用每天20时至次日6时的低蒸发时段开展“月光行动”,实现精准补水。
为了应对树穴“浇不透”“蒸发快”的难题,二七区绿化中心还创新性地采用了“保墒抗旱袋”。这些袋子被装满水后,放置在树穴旁,底部扎有小孔,水能够持续渗透到土层中,为树木提供长效的水分供应。中原区市政事务中心为了避免水分过快蒸发,深挖树穴,松土透气,让水分更好地渗透到土壤深层。
“护绿联盟”凝聚合力
管城区绿化中心开展“护绿联盟”活动,园林部门联合社区志愿者组建“抗旱突击队”,通过设置临时取水点、发放节水养护手册等方式引导市民参与抗旱保绿活动。金水区绿化景观服务中心为作业人员配备了绿豆汤、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物品,并开展防暑降温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确保高温作业安全。
截至目前,郑州市公园绿地景观效果良好,未出现大规模苗木枯萎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