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依托网格化平台搭建的专属网格指挥调度分中心,整合89路智能感知设备,实时监测人流、车流、安防等数据。如当系统预测到凯旋中心B座早高峰电梯运力紧张,就会立即触发“错峰上班”方案。智慧化的翅膀轻松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跨越式升级。
从“治理痛点”到“幸福亮点”
针对商圈白领“乘梯难”,楼委会通过大数据测算发现:12部电梯早高峰30分钟内需承载3550人,每梯超载率达180%。经与企业协商,45家单位错峰15分钟上班,电梯等待时长缩短70%。
新就业群体的融入更显治理智慧。2000名外卖骑手成为“流动网格员”。据统计,骑手累计上报消防通道堵塞、设施损坏等问题210件,处置率100%。骑手王师傅说:“送餐途中用‘郑好拍’上报问题,感觉自己也成了商圈‘管家’。”
“全生命周期”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筑巢引凤,投入近千万元加装3D裸眼大屏、一键报警等智慧设备,打造“全市最安全商圈”;精准滴灌,通过“企业走访日”收集需求283条,为小微企业返还工会经费41万元,调解劳资纠纷37起;生态共建,当电梯企业因地产寒冬业务萎缩,网格党委牵线促成65部电梯订单,并引入物联网企业完善产业链。针对非机动车乱停顽疾,专属网格党委将71个机动车位改造为800个非机动车位,增设400个“小哥潮汐车位”;联动交警部门建立违停信息共享机制,月均违停量下降65%。针对小微企业“会议室荒”,腾挪2000平方米空间打造共享会议中心,惠及200余家企业。
从“流量高地”到“经济引擎”
2024年,商圈新增“四上企业”15家,科技型企业占比超六成,写字楼出租率达96.3%。正弘中心租金单价突破3元/平方米·天,溢价率跻身全市前三。
下一步,商圈专属网格将引入DeepSeek等AI大模型,实现客流预测、安全预警等方面的智能化;建设“500米党建服务圈”,推动政务服务“云上办”、惠企政策“精准推”、消费投诉“秒响应”。 党贺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