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九维协同

全域智治解码“九个一”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体系系列报道

本报记者 董艳竹

夜幕下的二七区京广路街道青秀佳苑社区,一盏盏路灯将斑驳树影投映在红砖步道上。微网格长朱喜荣臂戴红袖章,手持强光手电,仔细检查着充电桩运行状态。她被居民亲切称为“朱阿姨”,两年间风雨无阻夜间巡查,助力9200人大型社区搭建“平安网”。

这个温暖场景,正是郑州创新基层治理体系的生动缩影——通过“一格管全面”的网格化治理模式,将城市治理的“千条线”精准穿入基层网格的“一根针”。

多网融合构建治理新格局

小网格里见大民生,微服务中显真功夫。

在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征程中,郑州将网格作为实施治理、服务群众的基础单元,将综治、公安、城管等部门原有网格全部整合为“一张网、一套格”,下沉治理力量,形成全域覆盖、无缝衔接的网格体系,把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在网格内有力有效解决。

按照“规模均衡适度、任务能力匹配”原则,在城市社区,按照300户至500户的标准划分“社区网格”7763个,以“50户至70户、2小时内完成入户排查、宣传动员”为标准细分“微网格”46942个;在农村,以村民小组为基础划分“农村网格”11357个;在交通枢纽、学校医院、商圈市场等人员密集、人口流动频繁的重点区域,设置“专属网格”4707个。

“治理之道,重在得人。”全市按照“每万人18名”标准,充实配齐社区工作者,推动全市2.8万名机关干部下沉网格,选派市直、区直部门2436名35岁以下优秀年轻干部进网格历练,吸纳新就业群体和广大老党员、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劳模“五老”人员共同参与治理。

同时,厘清街道(乡镇)、社区(村)和职能部门条块职责边界,建立完善治理事项准入清单和标准化工作流程,确保“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

金水区经八路街道的蜕变印证着这一系列做法的实效。

处于老城区的经八路街道,拥有54个无主管楼院,曾因物业缺失饱受“脏乱差”困扰。街道党工委创新推出“党建+市场”解法:成立社会事务服务中心,通过“一院一案”引入专业物业,同步建立网格民情收集机制。

文联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的经八路街道呈现出党群同心、网格化治理和群众自治深度融合的局面,通过“自我造血”实现长效运行。

这种“党组织引领、社会协同、群众自治”的三方联动共治机制,让经八路街道54个楼院实现从“无人问津”到“共治共享”的华丽转身。 (下转二版)

2025-07-21,11485| 2025-07-20,11481| 2025-07-19,11477| 2025-07-18,11470| 2025-07-17,11462| 2025-07-16,11454| 2025-07-15,11446| 2025-07-14,11438| 2025-07-13,11434| 2025-07-12,11430| 2025-07-11,11422| 2025-07-10,11414| 2025-07-09,11406| 2025-07-08,11398| 2025-07-07,11390| 2025-07-06,11386| 2025-07-05,11378| 2025-07-04,11370| 2025-07-03,11362| 2025-07-02,11354| 2025-07-01,11346| 2025-06-30,11338| 2025-06-29,11334| 2025-06-28,11330| 2025-06-27,11322| 2025-06-26,11310| 2025-06-25,11302| 2025-06-24,11295| 2025-06-23,11287| 2025-06-22,11283|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