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魏滢)7月21日,记者从省科协获悉,《麦香型白酒》团体标准已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正式发布。该标准由河南农大、黄淮学院、河南省食品所、酎丰酒厂、御良源、醉巅酒业、基源酒业等单位联合起草,由河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提出并实行归口管理。
该标准的制定,填补了国内麦香型白酒团体标准的空白,规定了麦香型白酒的技术要求、分析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技术指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除浓清酱三大香型外,河南已先后产生创新香型10余种。
河南作为全国小麦主产区,其种植面积、单产、总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尽管利用小麦做酒曲的历史悠久,但小麦尚未成为白酒酿造的主要原料。基于河南丰富的优质小麦资源和小麦酿酒独特的香气风格,开发以小麦为主要酿造原料的麦香型白酒,是打造豫酒典型风格、探索差异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麦香型白酒是以优质小麦为主要酿造原料(小麦占粮谷总质量不低于50%),采用糖化发酵剂,经固态发酵、蒸馏、陈酿、勾调制成,不直接或间接添加食用酒精及非自身发酵产生的呈色呈香呈味物质,具有麦香气特征风格的白酒。
《麦香型白酒》团体标准的制定,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规范市场秩序、指导麦香型白酒的生产。同时,有助于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扩大产业规模、助力豫酒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