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14支技术指导组下乡服务

智能灌溉系统在抗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报讯(记者 卢文军 通讯员 王华 张丹 文/图)盛夏时节,中牟新区的广袤田野里,玉米正值扬花关键期,绿油油的植株在阳光下茁壮生长。然而,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给秋粮生产带来了严峻挑战。连日来,当地农户积极行动,借助现代化灌溉设施和科学管理手段,打响了一场抗旱保秋的攻坚战。

7月29日,在雁鸣湖镇太平庄村,种粮大户梁四清正指挥工人操作自走式喷灌机为玉米浇水。“扬花期的玉米最怕缺水,直接影响授粉和灌浆,今年这已经是第三遍浇水了。”梁四清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介绍。作为当地有名的“粮王”,她承包的1300多亩黄河滩区耕地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8台自走式喷灌机同时运转,半个月就能完成一轮灌溉。虽然投入大些,但看到玉米长势这么好,她觉得值了。

走进万滩镇三刘寨村村民吴文占的80多亩玉米地里,密如蛛网的滴灌管道正精准地将水分输送到每株作物根部。“这套系统可帮了大忙。”吴文占指着地里的滴灌设备说,4~5天就能浇一遍,比传统漫灌省水,还能同步施肥。尝到甜头的他计划明年全部耕地都改造成滴灌田。

在狼城岗镇,种粮大户郭志磊的千亩农场里,智慧农业的应用让人眼前一亮。通过手机APP,他可以远程控制喷灌系统,实现分区精准灌溉。“这块地沙性大,保水差,以前遇到干旱真是急得睡不着。”郭志磊说,“现在1000多亩地3天就能浇完,还能根据墒情自动调节水量。”

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户们顶着烈日忙碌的身影。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正在抗旱中发挥关键作用,平均每20~30亩就配备一眼机井,刷卡取水的便捷方式让单户农民也能轻松完成灌溉作业。“再也不用排队等水了,想浇就浇。”正在田间操作的村民王小乐满意地说。

面对严峻旱情,中牟新区农业农村局迅速行动,14支技术指导组分赴各乡镇开展服务。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用水、合理施肥,同时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我们采取‘传统方式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策略,确保每一块地都能浇上水。”农业农村局局长刘瑞玲表示。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灌溉120余万亩次,秋粮长势喜人。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2025-08-16,11669| 2025-08-15,11661| 2025-08-14,11653| 2025-08-13,11645| 2025-08-12,11637| 2025-08-11,11629| 2025-08-10,11625| 2025-08-09,11621| 2025-08-08,11613| 2025-08-07,11605| 2025-08-06,11597| 2025-08-05,11589| 2025-08-04,11581| 2025-08-03,11577| 2025-08-02,11573| 2025-08-01,11565| 2025-07-31,11557| 2025-07-30,11549| 2025-07-29,11541| 2025-07-28,11533| 2025-07-27,11529| 2025-07-26,11525| 2025-07-25,11517| 2025-07-24,11509| 2025-07-23,11501| 2025-07-22,11493| 2025-07-21,11485| 2025-07-20,1148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