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践行“两高四着力” 奋力当标杆做示范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 郑州贾鲁河城区段获评2024年度淮河流域幸福河湖 作为典型经验在淮河流域五省进行推广

文化路东侧的贾鲁河水清岸绿景美 本报记者 马健 摄

本报讯(记者 李宇航 通讯员 李伟谦 阎文豪 阎恒鑫)近日,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推进河湖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印发2024年度河南省淮河流域6个幸福河湖建设典型经验的通报》,郑州贾鲁河城区段顺利通过2024年度淮河流域幸福河湖验收,并作为典型经验在淮河流域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山东省、湖北省进行推广。

贾鲁河是淮河支流沙颍河的支流,发源于新密市北部山区,河流全长256千米,其中郑州市境内137千米。郑州贾鲁河城区段幸福河湖建设起点为文化路,终点至大贺庄桥,长度为11千米。

如何加强贾鲁河流域综合治理,推进贾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2024年11月28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查批准了《郑州市贾鲁河保护条例》《开封市贾鲁河保护条例》《许昌市贾鲁河保护条例》《周口市贾鲁河保护条例》,以协同立法推动贾鲁河沿岸共管、共治、共赢发展,开拓了贾鲁河流域综合治理、协同保护的新局面,也为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贾鲁河流经郑州市主城区,为实现河道水常年流动、水体自然净化和水质达标等目标,郑州市通过水源工程引清泉、再生工程净浊流、截污工程断污源,打通城市水系“任督二脉”,河道重焕“水清岸绿、鸢飞鱼跃”的生机,为绿城铺展碧波盈盈的生态画卷。同时,郑州市立足群众需求,完善惠民设施,贾鲁河沿线设置马拉松赛道、自行车慢行系统等,分布亲水平台、龙舟赛道等,两岸亲水空间设置公共文化、体育健身、直饮水供应点、座椅、公共卫生间等便民服务设施,开放堤顶道路供车辆通行,让群众共享“贾鲁新河”。

贾鲁河历史文化底蕴丰厚,郑州市秉持“彰显治水文化、弘扬兴水文化、留住水利记忆、传承水利文化基因、讲好水利故事、延续水利发展文脉”的理念,开展以“贾鲁—贾鲁治河—贾鲁河”为文化脉络的综合治理,深入挖掘贾鲁文化,并编撰出版《贾鲁河简史》《贾鲁河文化散记》《蝶变——贾鲁河史话》等书籍,传承水利文明,弘扬水利文化。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 2025-10-24,12182| 2025-10-23,12170| 2025-10-22,12162| 2025-10-21,12154| 2025-10-20,12146| 2025-10-19,12142| 2025-10-18,12138| 2025-10-17,12130| 2025-10-16,12118| 2025-10-15,12110| 2025-10-14,12102| 2025-10-13,12094| 2025-10-12,12090| 2025-10-11,12086| 2025-10-10,12078| 2025-10-09,12074| 2025-10-01,12070| 2025-09-30,12062|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