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PDF版阅读

体温40℃!女子高烧一周祸首竟是小虫 感染科医生提醒:野外活动警惕“恙虫病”,当下正值高发期

美好的夏天,不少人会趁着假期走进大自然,尽情享受户外游玩的乐趣。然而,在野外的草丛、灌木丛中,却可能隐藏着一个危险的“小恶魔”——恙虫。郑州人民医院感染病科医生提醒:当下正值“恙虫病”高发期,提醒公众户外活动一定要注意防虫。

近日,省会张女士持续发烧一周,体温最高达到40℃。除了发烧,张女士还伴有头痛、乏力等症状,辗转多家医院就诊治疗,病情却总是反反复复。在家人的陪同下,张女士来到郑州人民医院就诊。在与病人的详细沟通中,接诊医生了解到,患者不久前曾进行过野外活动。更值得注意的是,病人脚背处有一个不起眼的焦痂。

难道是恙虫病?!感染科医生初步判断。经过进一步的血清学检测,张女士被确诊为恙虫病 。随后,医疗团队立即调整治疗方案,经过针对性治疗,患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病症也明显缓解。

何为恙虫病?据郑州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刘青介绍,恙虫(恙螨)是一种肉眼几乎看不见的小虫子,幼虫喜欢躲在草丛、灌木丛里“埋伏”。恙虫病每年6月~10月是高发期,雨后草丛风险更高!恙虫虽然个头小,但致病风险却不小,人被恙虫咬后将可能患上恙虫病(丛林斑疹伤寒),严重时会引发高烧、器官衰竭,甚至危及生命!但是,由于被恙虫咬伤后伤处往往不痛不痒,因此人们很容易忽略。

被恙虫咬了身体会出哪些“报警”?医生表示,皮肤黑痂(皮肤焦痂或溃疡)是明显的信号,人体被恙虫咬伤的皮肤处通常会出现一个圆形黑痂(像小火坑),周围发红,常见于腋下、腹股沟等隐蔽部位。患上恙虫病后,病人会高烧不退,并且会伴有头痛、肌肉酸痛、淋巴结肿大、脾大等症状。发烧几天后,患者身上会起一片片红疹。恙虫病早期像感冒,但普通退烧药无效!并且,恙虫病不能自愈,拖久了可能伤肺、伤肝!

医生建议,一旦发现被恙虫咬了,应立刻用肥皂水冲洗被咬处。要注意不抓不挤,别碰黑痂,避免感染!如果出现“黑痂”、高烧、皮疹等一些症状立即到医院感染病科就诊,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医生提醒,夏季高温雨水频繁,野外活动一定要注意防虫避虫。如果要进入草丛等抵御,建议穿长袖+长裤,裤脚扎进袜子,戴帽子,选浅色衣服(更容易发现虫子)。

本报记者 王红 通讯员 顾文慧

2025-11-06,12288|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 2025-10-24,12182| 2025-10-23,12170| 2025-10-22,12162| 2025-10-21,12154| 2025-10-20,12146| 2025-10-19,12142| 2025-10-18,12138| 2025-10-17,12130| 2025-10-16,12118| 2025-10-15,12110| 2025-10-14,12102| 2025-10-13,12094| 2025-10-12,12090| 2025-10-11,12086| 2025-10-10,12078| 2025-10-09,12074| 2025-10-01,12070|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