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中国机械总院郑机所:

工作人员正在做相关试验 本报记者 李新华 摄

本报记者 王战龙

当胡辣汤唤醒城市,装配由中国机械总院集团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机所”)研制的齿轮箱的地铁载着这个城市逐梦的人奔向远方,新的一天开始了。

齿轮箱,地铁核心装置之一,它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源源不断地传送至车轮,驱动车辆高速飞驰。

曾经一度,地铁核心部件被国外技术垄断。2012年,郑机所启动地铁齿轮箱自主研发项目,通过日复一日的研发、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先后攻克多项“卡脖子”难题。2015年,随着“郑机所造”的地铁齿轮箱上线郑州地铁2号线,地铁产业链国产化的关键拼图不断补齐。

生产的设备比进口设备减重15%以上,所有零部件均为“中国制造”,郑机所制造的地铁齿轮箱实现了轻量化和全国产化的惊人一跃。从全进口到进口产品和中国制造平分秋色,再到“中国智造”闪耀世界,地铁齿轮箱演进着大国智造的崛起之路。

(下转二版)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2025-08-16,11669| 2025-08-15,11661| 2025-08-14,11653| 2025-08-13,11645| 2025-08-12,11637| 2025-08-11,11629| 2025-08-10,11625| 2025-08-09,11621| 2025-08-08,11613| 2025-08-07,11605| 2025-08-06,11597| 2025-08-05,11589| 2025-08-04,11581| 2025-08-03,11577| 2025-08-02,11573| 2025-08-01,11565| 2025-07-31,11557| 2025-07-30,11549| 2025-07-29,11541| 2025-07-28,11533| 2025-07-27,11529| 2025-07-26,11525| 2025-07-25,11517| 2025-07-24,11509| 2025-07-23,11501| 2025-07-22,11493| 2025-07-21,11485| 2025-07-20,1148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