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工作人员正在做相关试验 本报记者 李新华 摄 |
|
本报记者 王战龙
当胡辣汤唤醒城市,装配由中国机械总院集团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机所”)研制的齿轮箱的地铁载着这个城市逐梦的人奔向远方,新的一天开始了。
齿轮箱,地铁核心装置之一,它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源源不断地传送至车轮,驱动车辆高速飞驰。
曾经一度,地铁核心部件被国外技术垄断。2012年,郑机所启动地铁齿轮箱自主研发项目,通过日复一日的研发、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先后攻克多项“卡脖子”难题。2015年,随着“郑机所造”的地铁齿轮箱上线郑州地铁2号线,地铁产业链国产化的关键拼图不断补齐。
生产的设备比进口设备减重15%以上,所有零部件均为“中国制造”,郑机所制造的地铁齿轮箱实现了轻量化和全国产化的惊人一跃。从全进口到进口产品和中国制造平分秋色,再到“中国智造”闪耀世界,地铁齿轮箱演进着大国智造的崛起之路。
(下转二版)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
2025-10-24,12182|
2025-10-23,12170|
2025-10-22,12162|
2025-10-21,12154|
2025-10-20,12146|
2025-10-19,12142|
2025-10-18,12138|
2025-10-17,12130|
2025-10-16,12118|
2025-10-15,12110|
2025-10-14,12102|
2025-10-13,12094|
2025-10-12,12090|
2025-10-11,12086|
2025-10-10,12078|
2025-10-09,12074|
2025-10-01,12070|
2025-09-30,12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