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商都论坛 PDF版阅读

以新质生产力引领

以科技创新赋能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陈娅莉

5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河南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部署,以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一、以新质生产力引领现代化建设

20日上午,习近平在听取河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河南作为经济大省,要进一步夯实实体经济这个根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

1.聚焦新兴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增长点。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致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政策支持,注重规划引领。印发《河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清晰的目标导向和政策保障,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和集聚发展。二是聚焦重点领域,打造产业集群。深入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围绕“五大战略定位”和“五大中心”,初步形成了“4+3+3”产业体系,提升产业规模效应和协同创新能力。三是优化产业生态,完善配套服务。创新财政金融支持体系,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新兴产业发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2.发展数字经济,助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在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河南坚持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一是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打造5G精品网络,持续推进千兆网络示范省建设;支持构建郑庆哈城市算力网大通道,探索构建城市内边缘算力供给体系。二是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印发《河南省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引导企业加强数据治理,推进数据融通共享和深度利用,创新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三是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建设郑州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培育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企业;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数字商贸等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传统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产业的改造升级。

3.探索智慧农业,开辟农业现代化发展新道路。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建设,综合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推动农业生产更加精细化、智能化。一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大力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和标准化生产;加快绿色食品业发展,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迈进。二是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加快土地托管和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助推农业规模化、组织化经营。三是提升科技装备水平。积极推进中原农谷建设,构建“1+1+1+2+N”政策体系和“管委会+公司+专家咨询委员会”运作模式;持续推动农业技术装备迭代升级,越来越多现代化农机装备投入农业生产。

二、以科技创新赋能现代化建设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支撑。河南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赋能中原大地现代化建设。

1.加大科研投入,筑牢科技创新保障。近年来,河南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设立各类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一方面,优化科研投入机制。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优化科技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另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吸引大量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集聚。

2.营造良好环境,推动人才高质量发展。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河南紧紧抓住人口大省这一优势,积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吸引和留住各类科技人才。一方面,通过建设人才公寓、提供科研启动资金等措施,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另一方面,注重本土人才培养,加强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开展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型人才。

3.畅通成果转化,提升科技服务效能。科技成果转化是提升科学技术研究成效的最后一公里。河南多渠道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积极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一方面,着力构建成果转移转化网络体系,为科技成果供需双方提供信息发布、技术评估、交易洽谈等一站式服务。另一方面,积极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的“强磁场”。

三、用心擘画未来现代化建设的新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要坚定信心,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河南将继续立足区位发展优势和资源禀赋,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和科技创新赋能为双翼,擘画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1.以交通枢纽建设为引擎,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河南地处中原,承东启西、连贯南北,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未来,河南将进一步发挥这一独特优势,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引领,以交通枢纽建设为重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枢纽城市规划,明确不同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形成协同发展新格局;强化“四路协同”设计,推动“空陆数海”四条丝绸之路建设协同互促;培育壮大枢纽偏好型产业及关联配套产业,促进交通与产业链深度耦合。二是统筹产业布局。发挥不同类型枢纽优势,推动产业链条化、集聚化发展,打造产业集聚区;围绕枢纽城市定位规划产业空间布局,扩大竞争优势和规模效应。三是强化对外支撑。畅通贸易物流通道,聚焦制度、主体、机制先行,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扩大对外开放。

2.以保障改善民生为动能,扎实推进城乡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河南人口总量多、人口密度大、人口流动强,要进一步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创新方式方法,切实解决人民急难愁盼的问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内循环,以壮大内循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二是强化科技赋能。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质量;持续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推动乡村振兴。三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3.以文化繁荣兴盛为载体,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河南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是深化文化科技融合。实施“文化+科技”战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开发和利用。二是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鼓励文化创意企业与科技企业合作,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数字产品等,推动文化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加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建设。突出河南作为华夏文明起源地、黄河文化核心区的独特地位,针对不同目标市场和受众群体,制定差异化的品牌传播策略,提高品牌知名度。

总之,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河南将继续以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勤奋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河南力量。

(作者单位:郑州科技学院)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2025-08-16,11669| 2025-08-15,11661| 2025-08-14,11653| 2025-08-13,11645| 2025-08-12,11637| 2025-08-11,11629| 2025-08-10,11625| 2025-08-09,11621| 2025-08-08,11613| 2025-08-07,11605| 2025-08-06,11597| 2025-08-05,11589| 2025-08-04,11581| 2025-08-03,11577| 2025-08-02,11573| 2025-08-01,11565| 2025-07-31,11557| 2025-07-30,11549| 2025-07-29,11541| 2025-07-28,11533| 2025-07-27,11529| 2025-07-26,11525| 2025-07-25,11517| 2025-07-24,11509| 2025-07-23,11501| 2025-07-22,11493| 2025-07-21,11485| 2025-07-20,1148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