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聚焦首个全国科普月

趣味十足的科普实验 本报记者 徐宗福 摄

本报记者 刘盼盼

开栏的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科普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今年9月,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后首个全国科普月,当人工智能的浪潮与青少年的奇思妙想在郑州碰撞,当“郑州智造”的硬核科技与科普的温度同频共振,我们正站在科学普及事业承前启后的崭新节点。

本报今起推出“聚焦首个全国科普月”专栏,通过记者走进科普活动一线,用鲜活的笔触记录科学普及的生动实践,深度挖掘活动期间的典型案例和工作成效,展现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的郑州图景。

昨晚的郑州科技馆人声鼎沸。

作为2025年全国科普月“千馆并进筑基科素”联合行动的重要一环,郑州科技馆开展了“探馆联动活动”“科学创意嘉年华”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学之夜”专场活动,为公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盛宴。

“选我,我要尝一尝。”此起彼伏的呼喊声在郑州科技馆一层大厅“星河”屏下响起,这里正开展着“极寒之旅” 科普秀活动,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将展台紧紧围住,现场气氛热烈到了极点。

“大家看,这零下196℃的液氮,威力可不小,能让鲜花和棉花糖瞬间变成脆生生的‘冰雕’。”郑州科技馆科普秀负责人张萌萌戴着手套,搭档同事在展台上用盛满液氮的保温壶,依次将鲜花和棉花糖浸进壶里,接触液氮后鲜花由软变硬、一碰即碎。“冒着白雾,吃起来冰冰凉凉的。”前排的小朋友牛牛分到了液氮棉花糖,兴奋地说吃起来好像冰淇淋一样。

当零下196℃的液氮遇到100℃的开水会怎样?活动迎来了本次科学秀的重头戏——“液氮大爆炸”实验,张萌萌将开水倒入装有液氮的桶中,冰与火的瞬间碰撞,“嘭”的一声,一团巨大的白色云雾腾空而起,惊呆了现场的家长和小朋友们。张萌萌表示,科普秀互动性很强而且参与度很高,“液氮实验”贴合生活实际,可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深切感受到科学的无限魅力,点燃孩子们内心的好奇之火,培育他们对科学的热爱与向往。

昨晚的“科学之夜”不止于趣味十足的科普实验,一场 “科学观影”《钱学森》和科普剧《以科学之名,铸国家脊梁》,同样让科学的精神与力量在舞台间传递。(下转二版)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2025-08-16,11669| 2025-08-15,11661| 2025-08-14,11653| 2025-08-13,11645| 2025-08-12,11637| 2025-08-11,11629| 2025-08-10,11625| 2025-08-09,11621| 2025-08-08,11613| 2025-08-07,11605| 2025-08-06,11597| 2025-08-05,11589| 2025-08-04,11581| 2025-08-03,11577| 2025-08-02,11573| 2025-08-01,11565| 2025-07-31,11557| 2025-07-30,11549| 2025-07-29,11541| 2025-07-28,11533| 2025-07-27,11529| 2025-07-26,11525| 2025-07-25,11517| 2025-07-24,11509| 2025-07-23,11501| 2025-07-22,11493| 2025-07-21,11485| 2025-07-20,1148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