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这次展演机会格外难得,我特意选取了一首带有豫剧风格的作品《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来契合我们的活动主题,这首歌通过独特的唱腔设计,将浓郁的豫剧韵味与深沉的家国情怀融合,向来自全国各地的音乐家展示中原特色音乐文化,期待能与来自全国的优秀选手共同交流、碰撞灵感。”刘智豪说。
艺术家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一旁的歌舞剧场内,美声组选手尹胜麟带来的《黄河魂》以雄浑唱腔引人注目;河南本土选手聂文超一曲《思恋黄河》将中原儿女对母亲河的眷恋融入每一个音符。广东选手李茜通过《我出生在黄河岸边》《走西口》的至情之声,完成了一场跨越岭南与中原的文化寻根。祖籍河南的她在采访中深情地说:“祖辈的黄河故事,今天终于能在故乡的舞台唱响,今天我用歌声完成了一场跨越三代人的文化寻根。”
本次展演的曲目选择呈现出鲜明的文化特色。66首美声作品与66首民族歌曲共同构建起中华文化的多元表达体系:既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忆秦娥·恒山月》这样融合古典文学与现代作曲技法的古诗词歌曲,也有《兰花花》《走西口》等地域特色鲜明的经典民歌,还有如《雷火中的笑容》《爱永在》等民族歌剧经典咏叹调唱段,充分展示了新时代中国音乐艺术与中华优秀文化符号相融合的成果。
舞台之下,选手们与郑州这座城市产生着深刻的文化共鸣。
“能与全国优秀同行交流,在郑州这座音乐古城的舞台上演唱,是难得的艺术体验。”第三次来郑的青海选手鲍燕坦言,“我此前刚在郑州参加完金钟奖全国选拔赛,郑州的音乐厅声学效果堪称完美,在这里演唱就像与古老的黄河对话。”
“展演期间,组委会为选手提供了全方位保障服务,从接机引导到食宿安排均体现细致关怀。”吉林选手孙瑞雪对此赞不绝口,“从落地郑州开始,就能感受到主办方的用心,从胡辣汤的烟火气到组委会的专业保障,这座城市让艺术创作充满温度。”
据组委会介绍,为期两天的展演将通过两轮专业推介,产生12名优秀声乐选手,于14日晚联袂呈现闭幕式交响音乐会,让黄河的涛声与千年的乐脉,在这座古都奏响新时代的文化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