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新华社记者

浙江省安吉县余村,镌刻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石碑矗立在流水之畔、青翠之间。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这个小山村调研时说:“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再访余村。看到村里的变化,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

20年来,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发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华夏大地,山川锦绣,江河奔腾,沃野千里,生态文明之光照亮绿色发展之路,大美中国壮阔前行。

(一)

2024年11月28日,随着一株玫瑰花苗被栽入沙土,全长3046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绿色阻沙防护带工程实现锁边合龙。

新疆民丰县农民麦麦提·麦提赛伊迪从村里承包了700亩沙地,打算用红柳和大芸填满锁沙绿带周边的地块。

“红柳能把沙子压住,大芸能卖钱。”麦麦提·麦提赛伊迪说,“之前收获800公斤鲜大芸,纯收入差不多1万元。新包下的地,四五年后就能收获。”

沙里淘金,是对“两山”理念的有效印证。

改革开放后,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也带来了环境问题的集中爆发。

“先污染、后治理”,能否走出发展的怪圈是一道世界性难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理论本质,在于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出科学阐述:“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从辩证法出发,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双方相互依存并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抓住主要矛盾,体现责任担当,表明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社会进步的发展思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升华到战略层面,明确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一致性。

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两山”理念,标注新时代发展的方向目标。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一个月后,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经济大省广东考察时,强调要实现永续发展,必须抓好生态文明建设。

为当代计,为万世谋。

着眼当前,“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消耗”;

放眼长远,“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说把多少真金白银捧在手里,而是为历史、为子孙后代去做”;

明确方向,“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

当西方现代化仍遵循生产力发展服从于资本的逻辑时,中国式现代化已破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两难,聚焦以人民为中心,走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统筹推进的新路。 (下转三版)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2025-08-16,11669| 2025-08-15,11661| 2025-08-14,11653| 2025-08-13,11645| 2025-08-12,11637| 2025-08-11,11629| 2025-08-10,11625| 2025-08-09,11621| 2025-08-08,11613| 2025-08-07,11605| 2025-08-06,11597| 2025-08-05,11589| 2025-08-04,11581| 2025-08-03,11577| 2025-08-02,11573| 2025-08-01,11565| 2025-07-31,11557| 2025-07-30,11549| 2025-07-29,11541| 2025-07-28,11533| 2025-07-27,11529| 2025-07-26,11525| 2025-07-25,11517| 2025-07-24,11509| 2025-07-23,11501| 2025-07-22,11493| 2025-07-21,11485| 2025-07-20,1148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