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近距离看巩县石窟—— 赴一场穿越千年的光影探索之旅

观众在展览现场品鉴艺术的魅力 本报记者 李新华 摄

本报记者 秦华

郑州,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八大古都之一,文化遗产灿若星河,而坐落在丝绸之路申遗东端起点巩义的巩县石窟,堪称中国石窟艺术的璀璨瑰宝。它不仅是古代石刻艺术的巅峰代表,更以无声的史诗,铭刻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追求与文化包容,展现黄河文明深厚的底蕴与永恒的创造力。

自2023年起,一支平均年龄超过55岁的摄影团队,历时两年时间,用镜头深入探索巩县石窟的每一寸肌理,捕捉鲜为人知的精微细节。这场历时两年多的光影探索结晶,终于迎来绽放——8月25日,“丝绸之路·黄河:巩县石窟”摄影艺术展开幕式在郑州博物馆文翰街馆举办。展览通过120余件摄影作品,再现巩县石窟艺术精魂。

震撼心灵的视觉诗篇

本次展览是2025年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与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合作举办的“天地之中·‘镜’界郑州”全国摄影展系列活动之一,由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主办,河南省摄影家协会、郑州日报社、郑州市文物局、郑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巩义市委宣传部承办。

巩县石窟是北魏皇家石窟、丝绸之路与黄河文化交汇的重要文化遗产,始建于北魏时期,现存洞窟5个,(下转二版)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 2025-10-24,12182| 2025-10-23,12170| 2025-10-22,12162| 2025-10-21,12154| 2025-10-20,12146| 2025-10-19,12142| 2025-10-18,12138| 2025-10-17,12130| 2025-10-16,12118| 2025-10-15,12110| 2025-10-14,12102| 2025-10-13,12094| 2025-10-12,12090| 2025-10-11,12086| 2025-10-10,12078| 2025-10-09,12074| 2025-10-01,12070| 2025-09-30,12062| 2025-09-29,12054|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