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盼盼 通讯员 南利菲)为充分发挥科协系统桥梁纽带作用,精准对接农村科普基地发展诉求,切实破解基地“宣传渠道窄、内容传播难”的现实困境,8月27日,巩义市科协举办“科普润巩 志愿同行”农村科普基地短视频培训活动,来自巩义全市农村科普基地的20余名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参与培训。
此次培训以“实操性、场景化”为核心导向,郑州市前所未有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蔡凯阳作为主讲人,凭借新媒体行业实战经验,将专业理论转化为贴合基地宣传场景的实用内容,围绕“如何让科普内容通过短视频‘活’起来”这一核心主题,从账号基础搭建、视频拍摄技巧、剪辑核心要点到作品发布与数据复盘,层层递进拆解短视频创作全流程,让学员快速掌握宣传“新技能”。
针对农村科普基地的特色属性,蔡凯阳提出一系列精准化建议:账号名称需与基地定位深度绑定,头像优先选用负责人真人形象或基地标志性场景,简介内容重点突出科普功能与核心价值,助力基地快速建立辨识度。在实操教学环节,他手把手指导学员完成视频剪辑、字幕添加、特效制作等操作,确保学员既能产出专业的科普内容,又能通过生动形式提升传播效果。现场还以本土优秀科普账号为例,直观演示如何通过账号包装快速传递核心信息,让理论教学更具参考性。
互动交流环节气氛热烈,各农村科普基地负责人踊跃提问:“如何通过短视频生动展示农产品种植全过程?”“科普内容如何平衡专业性与趣味性,避免枯燥乏味?”“新手账号如何快速提升曝光量?”蔡凯阳一一细心解答。留余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康同甫在培训后表示:“之前尝试拍科普视频,总是因为内容单调、缺乏技巧导致没人看,这次学会了账号定位、开头吸睛、内容设计的实用方法,回去就能立刻落地实践。”
下一步,巩义市科协将持续聚焦农村科普发展需求,依托官方公众号等平台,集中展示各农村科普基地的特色风采与科普成果,进一步拓宽宣传渠道,推动农村科普工作提质增效,让科学知识更好服务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