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 激活基层发展新动能

本报讯(记者 覃岩峰 通讯员 马若青)在城市基层治理的版图上,一张张细密的“网格”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年以来,郑东新区各基层单位创新网格化治理模式,通过听民声、解难题、强宣讲、育人才等举措,让网格成为连接民心、服务群众、推动治理的重要载体,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楼院议事会搭起“连心桥”

小网格兜住大民生

“以前觉得小区的事,反映上去也不知道有没有人管。现在坐在小板凳上就能当面提,网格长们认真听,还记在本子上。”说起商都路办事处的“楼院议事会”,康平社区居民王阿姨赞不绝口。不久前,她在议事会上提出楼下垃圾桶位置不合理、气味扰民的问题,第二天网格长就带着物业重新选址,难题迅速化解。

商都路办事处的“楼院议事会”,是拉近干群距离、化解民生难题的生动实践。在楼栋门前、花园石凳、党群活动室,网格长与居民围坐一圈,在拉家常的烟火气中,成功化解了家长里短、邻里摩擦、公共难题等多起矛盾纠纷。

据悉,商都路办事处将辖区科学划分为责任明确的网格,网格长和微网格长每日巡查走访,人手一份“随手记”,从楼道灯不亮到邻里摩擦,从独居老人送药到复杂问题上报,网格员总能第一时间响应,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发现、源头化解的转变,用“小网格”兜住了千头万绪的民生需求。

“线上+线下”融合宣讲

政策红利直达群众

“养老保险怎么认证?”“创业补贴有哪些申请条件?”在祭城路街道办事处的“板凳课堂”上,居民们的提问接连不断,网格宣讲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一解答。这是祭城路街道办事处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网格宣讲模式的生动实践。

线下,祭城路街道办事处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居民楼栋等场所开展“板凳课堂”,用接地气的方式宣讲政策;线上,通过网格微信群推送理论短视频、政策解读图文,开设答疑通道。同时,将理论宣讲与文艺表演、便民服务相结合,在“我们的节日”等活动中融入理论元素,增强吸引力。

为实现精准宣讲,网格宣讲员还开展“敲门行动”,收集就业、养老、教育、医疗等热点问题形成“需求清单”,再“按单上菜”,对老年群体重点宣讲养老保险、健康养生等政策,对青年群体侧重解读创业扶持、就业补贴等政策。截至8月28日,已开展专题宣讲18场,让政策红利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2025-08-16,11669| 2025-08-15,11661| 2025-08-14,11653| 2025-08-13,11645| 2025-08-12,11637| 2025-08-11,11629| 2025-08-10,11625| 2025-08-09,11621| 2025-08-08,11613|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