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安欣欣)9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发布《河南省金融运行报告(2025) 》。《报告》显示,2024年河南省金融运行总体稳健,金融总量稳步增加,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金融支持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力度不断增强,2024年末,普惠小微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绿色贷款、科技贷款余额增速分别高于各项贷款余额增速7.5个、2.8个、14.1个、6.7个百分点。
货币政策工具使用增量扩面。2024年,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办理再贴现1458亿元,其中再贷款累计发放规模创历史新高;截至 2024年末,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分别支持金融机构发放贷款456亿元、70亿元、13亿元。
贷款利率稳中有降。2024年12月,全省新发放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其中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金融市场运行向好。全省3家法人证券期货公司年内总体实现盈利,上市公司总市值和平均市值均高于上年。保险业总资产同比增长7.9%,累计提供有效保险金额同比增长8.4%。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余额同比增长12.5%,科创票据发行数量和金额均高于上年。
金融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截至2024年末,共198家法人机构接入征信系统,系统覆盖面持续提升;共为56.2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信用档案,基本实现全覆盖,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归集共享。2024年,全省高标准建成8个支付服务示范区,高质量保障了“东盟人文交流月”等重要外事活动支付服务便利性;全省支付服务主体累计降费总规模超上年同期5亿元,适老化服务持续推进,支付服务惠企利民成效显著。
下一阶段,河南省金融系统将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统筹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力支持促消费和稳外贸,扎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扩大内需、稳定预期、激发活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贡献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