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盼盼)9月9日,记者从郑州市科学技术协会获悉,由郑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等多部门联合主办的 “郑州市青少年AI科普创作大赛颁奖仪式暨我的AI创作故事分享会” ,于9月7日在郑州科技馆举行,旨在展示大赛优秀成果,分享青少年AI创作心路历程,表彰先进,展望未来,为郑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储备青少年科技人才。
郑州市青少年AI科普创作大赛是郑州市着力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的具体举措。大赛紧密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引导青少年运用AI技术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畅想智慧城市的未来图景,成功探索出一条科技赋能文化传承、创新驱动青春梦想的育人新路径。
活动在“我的AI创作故事”分享会中拉开帷幕。来自全市多所中小学的8位获奖选手代表依次登台,分享他们如何用AI技术诠释黄河文化、畅想城市未来。“我的AI创作视频将镜头聚焦于厚重的黄河农耕文明。”来自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蝶湖小学郭嘉泽同学的AI微视频作品《河沃中原 粮安天下》,他运用AI技术深刻阐释“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时代内涵,彰显新时代青少年对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的深刻思考与责任担当。
来自郑东新区众意路小学申晋玮同学的《一滴水的千年见证》,以独特视角完成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他们的作品超越技术本身,深刻体现新时代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展现深厚的文化自信与昂扬的时代精神。他们的分享,不仅展现娴熟的AI技术应用,更流露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分享环节后,大赛评审委员会的专家分别从技术实现、艺术审美与未来发展角度进行专业点评。专家们一致认为,本届大赛作品质量高、创意足,充分体现郑州市青少年优秀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随后举行的颁奖仪式环节,大会依次为优秀奖、三等奖、二等奖和一等奖获得者颁发证书。所有获奖选手均现场扫码,正式入选郑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库。未来,他们将获得进入“双一流”高校科学营及郑州市域内高校实验室研学的优先机会,获得持续性的跟踪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