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9月10日,《中国建设报》在1版《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实践》栏目中刊发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安伟署名文章《勇担国家中心城市使命 谱写人民城市郑州新篇》。文章从切实增强城市安全韧性、全面提升市民幸福指数、努力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激发城市创新创业活力、不断提升城市开放水平、持续完善智慧高效城市治理体系等6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郑州坚决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贯彻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奋力打造“现代化人民城市”的郑州样板,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的生动实践。本报今日全文转载。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是在我国城镇化进入新阶段、城市发展面临新挑战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城市工作的方向目标、重点任务和实践路径,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重大战略部署,为郑州锚定新方位、展现新作为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郑州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交通和人口大市,拥有“米”字形高铁网、国际航空枢纽、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等战略资源,是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枢纽节点,是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内陆开放窗口,具有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服务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独特优势。我们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融会贯通,深刻把握“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始终将城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增进人民福祉上,把实现人民生活更美好作为城市工作的价值标尺;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将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方面,通过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前进过程中的问题;深刻把握“安全韧性”的重要基石,以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应对各类常规及非常规风险,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深刻把握“历史文化”的城市根脉,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守护历史文脉,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人文气息;深刻把握“高效智慧”的治理密码,推动党的组织优势与技术优势叠加赋能,加快构建多元共治、良性互动、高效智慧的城市治理新格局,坚决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贯彻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奋力打造“现代化人民城市”的郑州样板,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切实增强城市安全韧性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维度提升城市安全水平。认真汲取“7·20”特大暴雨灾害教训,加快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按“一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系统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老旧管线改造升级,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增强城市运行的安全韧性和稳定性。统筹防洪与内涝治理,加快城区积水点改造,深入做好西部山区地质灾害风险防范,确保黄河长久安澜和南水北调工程安全及供水安全,不断提升城市的灾害防御和应急响应能力,让城市应对风险更从容。(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