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娜)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河南省农业系列中高级职称申报评审标准(试行)》公布,这是结合新时代“三农”工作新要求和全省农业技术人员队伍发展状况、专业特点,对《河南省农业系列职称申报评审条件(试行)》进行的修订版。@三农人,符合条件的不妨参评职称。
参评人员:九类专业可参评
根据《标准(试行)》,我省农业系列中高级职称的评定对象为:在我省事业单位、涉农企业、社会团体、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中从事农学、植物保护、园艺、土壤肥料、农业资源环境、畜牧、兽医(含中兽医)、水产、农业机械化等9个专业的人员。
其中,农学专业包括农作物耕作与栽培,良种繁育,种子生产、加工与管理,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与监测,农业信息(含农业遥感),乡村振兴监测,高素质农民培训等。
园艺专业包括果树、瓜菜、茶叶、花草、食用菌、中药材、蚕桑等栽培管理,种子(种苗)繁育,产品储藏、加工等。
农业资源环境专业包括农村能源及农业生态资源管理、开发与利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环境监测,秸秆等废弃物综合利用等。
畜牧专业包括畜、禽、蜂等动物的饲养管理,动物营养,品种改良,畜产品储藏与加工,饲草选育、栽培,饲草饲料加工,畜禽粪污资源利用,畜产品质量监测与检验等。
农业机械化专业包括农业机械及使用技术研发、生产、推广、管理、维修、检验及鉴定等。
农学、植物保护、园艺、土壤肥料、农业资源环境、农业机械化专业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职称名称分别为助理农艺师、农艺师、高级农艺师、正高级农艺师;畜牧、兽医(含中兽医)、水产专业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职称名称分别为助理畜牧(兽医、水产)师、畜牧(兽医、水产)师、高级畜牧(兽医、水产)师、正高级畜牧(兽医、水产)师。
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作为正高级职称继续保留。自2020年起,仅限于长期在县乡及以下农业农村一线和各类涉农企业从事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取得农业系列、新型职业农民副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
农业技术人员初级职称直接考核认定,中级和副高级职称采取专家评审的方式进行,正高级职称采取面试答辩与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破格申报人员需参加评委会组织的面试答辩。
另外,按县级及以下条件评审通过的农业系列职称采取“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方式,仅限于在基层聘用,取得此类职称的农业技术人员从县级及以下单位流动到县级以上单位时,需重新转评。转评通过的,任职年限累计计算。县级及以下农业技术人员在申报职称时,可选择按省辖市以上条件评审,取得的职称资格全省通用。
申报条件:
学历和工作年限等要求要满足
根据《标准(试行)》,申报农艺(畜牧、兽医、水产)师职称,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具备博士学位。具备硕士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或具备第二学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或聘任助理农艺(畜牧、兽医、水产)师满2年。具备大学本(专)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并聘任助理农艺(畜牧、兽医、水产)师满4年。高中(含中专、职高、技校)学历,取得并聘任助理农艺(畜牧、兽医、水产)师满5年。
申报高级农艺(畜牧、兽医、水产)师职称,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具备博士学位,取得并聘任农艺(畜牧、兽医、水产)师满2年。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取得并聘任农艺(畜牧、兽医、水产)师满5年。在县级及以下单位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大专毕业并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20年,中专毕业并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25年,业绩突出,取得并聘任农艺(畜牧、兽医、水产)师职称满7年。取得国家执业兽医师资格的,可按以上条件提前1年申报。
申报正高级农艺(畜牧、兽医、水产)师或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职称,须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取得并聘任本系列副高级职称后,在岗且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取得新型职业农民副高级职称后,在岗且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
评审条件:
在基层开展技术指导天数有规定
农业系列中高级职称的评审条件中,除对专业能力、论文和取得业绩有规定外,记者注意到,还对“在基层开展技术指导天数”有了明确的规定。
其中,高级农艺(畜牧、兽医、水产)师的评审条件中,提出“省辖市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到基层开展技术指导的时间不少于30天”。
正高级农艺(畜牧、兽医、水产)师评审条件中也明确,“每年到基层指导时间不少于60天”。
《标准(试行)》中提到,对不具备规定学历、资历,但业绩特别突出或做出重要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可破格申报评审中、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原则上只能破学历申报)。资历破格人员需由2名以上同行专家联名推荐参评,副高职称可提前1年申报,正高职称可提前1~2年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