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志愿红”托起便民圈 “邻里情”绘就幸福色

本报讯(记者 景静 通讯员 李新茹)爱心义剪、家电维修、健康义诊、课后托管……在二七区京广路街道天擎社区,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常年穿梭在楼栋院落间,用点滴服务汇聚成温暖人心的社区力量。近年来,天擎社区以党建为引领,构建“社区党组织+志愿服务队+共建单位”三级服务体系,通过组织化构建、项目化运作、数字化赋能、制度化激励四维发力,让志愿服务成为社区治理的“润滑剂”“助推器”。

组织化构建 让志愿服务实现“全域联动”

针对以往志愿服务零散化、碎片化的难题,社区党组织牵头成立志愿服务工作站,统筹协调、招募培训、项目设计和活动开展等工作一体推进。根据居民特长与意愿,社区分类组建15支专项志愿服务队,涵盖助老扶幼、环境维护、文化教育、医疗健康等领域,每支队伍均有固定成员、明确职责和年度计划,确保志愿服务常态化运转。

同时,社区推动区域化党建共建,与辖区单位、企业、学校、商户建立“志愿服务联盟”,广泛引入外部资源,形成“社区吹哨、队伍报到、联盟响应”的联动格局。

项目化运作 志愿服务形成“品牌矩阵”

天擎社区推动志愿服务从“搞活动”向“做项目”转变,打造出一批群众认可度高、服务效果好的品牌项目。针对“一老一小一少”群体,“夕阳红”志愿服务队推出“银龄陪伴”计划,提供定期探访、代买代办等服务;“护苗”行动则聚焦双职工家庭“看护难”,开设“擎天助”研学托管班和“四点半课堂”。

每月准时开市的“天擎集市”人气爆棚,磨刀、修鞋、缝补、法律咨询等公益摊位一字排开,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服务;“天擎手工坊”动员妇女参与垃圾分类和手工制作等,既传播绿色理念,又让大家收获乐趣与友谊。

数字化赋能 志愿服务实现“云端互动”

天擎社区拥抱数字化浪潮,让志愿服务更智能精准。社区建立线上服务平台,居民可通过“郑连心”小程序“点单”发布需求,平台根据志愿者特长和位置“派单”,网格员“接单”后迅速上门,服务完成由居民在线评价,形成“点单—派单—接单—评单”闭环管理,极大提升了服务效率和居民满意度。

制度化激励 志愿服务形成“双向循环”

为破解志愿者“来的来,走的走”难题,天擎社区推行“时间银行”积分激励制度。志愿者每服务1小时获1积分,可在社区雷锋超市兑换生活用品,或换取其他志愿者的维修、照护等服务,让“付出、积累、回报”机制落地生根。这一制度激发居民参与热情,目前社区注册志愿者超过500人,年均服务时长超1200小时。

如今在天擎社区,志愿服务不再是少数人的奉献,而是多数人的习惯。从党员到群众,从退休老人到青少年,越来越多力量被吸纳进来。“志愿红”已成为社区最温暖的底色,它串起了社区服务的供需两端,链结了邻里之间的情感纽带,共同绘出一个共建共享、互助友善的社区幸福圈。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2025-08-16,11669| 2025-08-15,11661| 2025-08-14,11653|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