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言
9月11日,国务院批复的10个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名单公布,郑州作为中部地区唯一入选城市,格外引人关注,成为舆论关注的“中部焦点”。在东部有苏南、杭甬温等经济强区,南部有粤港澳大湾区,西部有重庆、成都的格局中,郑州的“突围”,不仅是国家对郑州发展潜力的高度认可,更是中部地区在要素市场化改革中的一次关键突破。
郑州的入选,不是“偶然的幸运”,而是先天优势与后天努力的叠加共振。
从“地理坐标”看,郑州承东启西、连南贯北,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国家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更是“东数西算”八大算力枢纽节点地理中心和通信网络交换枢纽。这种“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综合优势,让郑州成为中部地区要素流动的“天然节点”——无论是土地、劳动力等传统要素,还是数据、技术等新型要素,都能通过郑州的枢纽网络,高效辐射至中部乃至全国。
从“要素基础”看,郑州早已在数据要素改革中走在全国前列。2022年,郑州就成立了数据交易中心,截至2025年,累计完成数据交易近1500笔、交易额超38亿元。同时,郑州建设运营“数据金库”,创新“数据元件”概念,探索数据确权、定价、流转的全流程管理,为数据要素市场化积累了宝贵经验。长期以来,中部地区面临着要素流动不畅、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比如企业融资难、技术转化慢、数据价值未充分释放。试点将推动郑州打破这些“体制机制障碍”,让要素在市场中“自由流动、高效配置”。这种“新型要素的先行优势”,正是国家选择郑州的关键考量——在传统要素改革之外,郑州能为中部地区探索“新型要素配置”的最佳路径。
郑州入选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是国家对中部地区的“期待”,更是郑州对中部崛起的“担当”。对于郑州而言,此次试点是破解“内卷式竞争”的关键抓手。(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