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现代食品产业:将大模型、机器视觉、虚拟仿真等技术应用于生产制造全过程,实现产品质量视觉自动检测、食材全流程追溯。
现代轻纺产业:运用大模型模拟材料结构、预测材料性能,提升产品功能性和耐用性。
让AI融进企业生产全流程
当前,人工智能正赋能企业全流程优化。《行动方案》提出,以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仓储物流、销售服务和安全生产为重点,深化人工智能在企业全流程应用,建设智能应用场景、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仓储物流智能化方面,要以智能仓储管理和运输决策为重点,部署自动导引车、协作机器人、无人机等系统,提升高强度重复作业效率。建立供应链智能模型,实现精准配送和准时交付。运用人工智能算法优化物流路径,降低燃油与时间成本。
在安全生产智能化方面,以隐患分析、实时监测和应急管理为重点,运用人工智能算法开展生产数据分析,实时监控生产环境,实现安全隐患量化评估和科学预防。
同时,让人工智能赋能园区精细化管理。运用人工智能助力园区节能减排动态优化、安全生产智能监管、管理服务快速响应和产业链精准招商,打造高标准数字园区,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
围绕智能装备、人工智能终端、智能软件服务等领域,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多元化产品创新,提升人工智能产业供给能力。
打造“8×7”工业大模型矩阵
大模型是AI赋能产业的“核心引擎”,工业大模型作为核心基础设施,对人工智能赋能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行动方案》提出,优化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夯实人工智能赋能底座。
根据《行动方案》,我省将精准招引人工智能知名企业、上市企业,培育具有生态主导力和全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支持中小企业深耕人工智能细分领域,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强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政策引导,提供全周期服务,打造科技型初创企业群体。
对接国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人工智能研究院,建设河南分中心或基地,加强省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建设,推动创新载体与企业对接合作。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攻关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围绕算力和网络设施、数据资源、大模型、标准和开源体系、安全保障等领域,强化要素供给,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夯实基础。
《行动方案》提出,完善算力和网络设施,深度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河南空港智算中心等建设,推进区域算力资源调度和协同。支持企业打造5G全连接工厂,争创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节点,加快二级节点建设和应用推广。
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先进装备、现代食品、现代医药、现代轻纺、煤炭等8个重点行业和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产品服务、仓储物流、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7个关键环节,打造“8×7”工业大模型矩阵。构建公共支撑底座,推动大模型集约建设和资源精准匹配。
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参与国家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构建人工智能开源生态,支持高水平开源项目在制造业领域推广应用。探索建设人工智能软硬件适配中心,提升自主可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