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汪辉 王红
超声、X光、血常规……刚做的检查检验,换一家医院却不算数。曾几何时,看同一种病,在不同医院,要重复检查检验,令不少患者深感烦恼,也加重了医疗负担。
如今,打破医疗机构间的“信息孤岛”,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是解决群众“重复检查检验”烦心事、减轻就医负担的关键举措,也是郑州市全力推动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点攻坚任务。
智能平台破解重复检查难题
“没想到,前天下午我在社区医院做的各项检查,今天来市里医院直接调出来就能用,真是方便。”近日,在郑州人民医院内科门诊,郑州居民孙娜连声感叹。
原来,孙娜因咳嗽久治不愈前往郑州人民医院就诊。接诊医生打开医院病历系统,通过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页面,可以直接看到患者两天前在社区医院做了血常规、肺部CT、肺功能检测等各项检查检验项目报告。根据各项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医生判断病人患上了轻度肺炎,并当即确定治疗方案。就这样,挂号、问诊、取药,整个过程孙娜花了不到1小时,还省下了数百元的重复检查检验费用。
事实上,感受到这一惠民利民政策的病人还有很多。
8月的一个夜晚,72岁的村民崔先生因意外重伤转至郑州市中心医院,因为事出紧急,家属什么都没带,急得一头汗,连声问:“片子还得重新拍么?”急诊医生当即通过医检互认平台调出患者在外院的检查检验报告:“已有的检查结果可参考,无须重做;只做病情诊断必需的项目。”一句话,不仅省去了重复检查费,也给患者抢出了更多的救命时间。崔先生一家人的切身体验,无疑是郑州推行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生动实践。
郑州检查检验互认项目330项
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小方便”,关系着群众就医体验的大提升。
“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是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点改革,更是卫生健康系统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直接体现。”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医检结果互认政策推行,患者可以最大限度避免重复检查,不仅节约就医时间,也减少了不必要的支出。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