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景静 通讯员 李新茹)一座小亭、几番畅谈,就能把民声汇成良策;一张圆桌、几杯清茶,也可让邻里化干戈为玉帛。近年来,二七区京广路街道天擎社区以“邻声亭”议事平台与“小芳调解工作室”为双轮驱动,持续提升服务效能,走出了一条兼具温度与实效的基层治理新路。
位于御景台中心广场的“邻声亭”,凭借亲民的位置和灵活的形式,成为居民随时“说事议事”的开放平台。无须正式召集,茶余饭后、散步闲暇,居民都能在这里畅聊诉求、表达想法。社区干部与网格员定期在此值守,现场记录民意诉求,从楼道照明维修、垃圾分类推进,到停车秩序管理、公共设施改造,凡是关乎居民生活的“小事”,都是“邻声亭”收集的重点。依托“居民提事、网格议事、会议定事、联动办事、群众评事”的“五步工作法”,社区将群众意见转化为治理行动:健身器材按需增设、电动车充电规范落地、绿化带焕新升级……一件件“关键小事”的解决,不仅让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持续提升,更逐步形成“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难事多方协商”的民主协商机制。
而“小芳调解工作室”,则是社区矛盾化解的“暖心驿站”。工作室以居民信任的“小芳”为核心,整合社区法律顾问、专业社工、退休党员干部及热心楼栋长等力量,组建起一支懂法律、明政策、熟民情的专业调解队伍。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调解团队常常只用一杯热茶、几句乡音,就能快速缓和居民情绪。为确保纠纷不搁置、不拖延、不反复,工作室还建立了接待受理、调查核实、协商调解、回访巩固的完整工作链条,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自成立以来,工作室已成功化解邻里矛盾、家庭纠纷、物业争议等各类问题百余起,调解成功率超98%,成为社区居民心中靠谱的“稳定器”。
如今,“邻声亭”与“小芳调解工作室”相辅相成,构建起从源头预防到多元化解的治理闭环。“邻声亭”作为“前端探头”,广泛收集信息、提前识别风险,为工作室提供精准案源与信息支持,实现矛盾纠纷早期介入;工作室作为“后端堡垒”,专业高效处理复杂纠纷,保障议事成果落实与社区长效稳定。一防一解、刚柔并济,不仅大幅提升了社区矛盾化解效率,也推动社区治理从“单一管理”向“多元共治”深度转变,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