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县区新闻 PDF版阅读

抢占人形机器人产业高地
中部首座“机器人学校”落地中原科技城

本报讯(记者 覃岩峰 通讯员 苏志文 文/图)人形机器人,作为通往通用人工智能的关键物理载体,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昨日,记者了解到,河南投资集团、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与中原科技城强强联合、前瞻布局,率先建成国内领先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中原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致力于打造具身智能发展的“河南样板”,为我国抢占人形机器人产业高地注入强劲中原力量。

当前,我国具身智能产业面临着高质量数据稀缺、真实场景不足、产业链协同较弱等核心挑战,制约着技术迭代与规模化应用。国地中心智能训练事业部负责人李庆展形象地指出:“训练场就像一所‘机器人学校’,是它们学习技能、通过‘考核’的关键基础设施。在这里,机器人可安全、高效地掌握应对真实世界的本领。”

记者了解到,中原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以三个“全国领先”,构建产业发展新范式:

构建中部首个“具身智能创新空间”——三体模坊。训练场采用“前店后场”一体化模式,集成机器人4S体验中心、异构训练中心、AI教育课堂、柔性制造工厂和创客高地等职能,打造集展示、训练、教育、孵化于一体的全要素平台,形成产业链协同创新生态的“中原样本”。

打造全国第三、中部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训练场的建成,也让河南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全国第三个具备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能力的省份,并创下三项行业纪录:机器人部署数量最多,已完成95台人形机器人部署;训练场景最丰富,依托河南农业、制造、物流、康养等12大优势产业,开放20余个高质量真实场景;建设周期最短,从规划设计到建成投用仅历时40天,彰显“河南速度”。目前训练场已实现“数据采集—算法训练—场景验证”全闭环运行,为全国具身智能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河南经验。

首创机器人4S新业态,开辟商业生态新局。训练场围绕“场景入口、训练核心、服务纽带”三大维度,构建以训练能力为支撑、以金融与服务体系为保障的一站式机器人4S生态,为用户提供定制化训练、验证与优化服务,打造全国领先的机器人服务终端新模式,为河南人工智能产业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中原科技城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组建数据及人工智能工作专班,以中豫具身智能实验室为牵引,发挥中原动力、卓益德等机器人企业头部效应,赋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带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截至目前,已落地数据与人工智能企业达400家,经郑州市认定数据产业重点企业14家、数据产业园区2家;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12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已入选首批河南省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7个人工智能行业赋能中心获批首批河南省人工智能行业赋能中心,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展望未来,中原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将持续强化训练场数据生成与算法迭代能力,通过大规模实景训练与仿真推演,破解高质量数据瓶颈,加速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商用进程。到2027年,力争实现年度训练智能体超500个,开放100+真实场景,集聚50家产业链企业,带动全省具身智能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为河南打造“全球创新策源地”与“千亿级产业集群”提供坚实支撑。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