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郭涛 通讯员 李绍光 王洪涛)“十一”黄金周将至,新密市各景区早部署、精筹备,围绕“树形象、促消费”主题,通过硬件设施提质升级与软性活动内容创新双轮驱动,以崭新面貌迎接八方游客。
硬件提升优化环境,交通文旅同步升级。自9月中旬起,新密市全面推进旅游环境优化工作。新密市文旅体局在高速路段及主要交通节点增设景点标识、路标及多媒体户外广告牌,提升导览效率与视觉氛围;新密市文物局在汉风园等场所运用数字技术复原历史场景,通过人物重现与故事演绎,增强文物互动性与观赏性;各乡镇同步开展环境整治,清理道路淤泥杂草,修剪绿化植被,并拓宽30余条乡间道路、新增10余条旅游线路,进一步畅通乡村旅游“毛细血管”,为游客营造整洁有序、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
软性活动赋能体验,文旅融合亮点纷呈。伏羲山景区巧妙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创意,推出系列主题互动:红石林景区赠柿饼寓意“柿柿如意”,小马高原开展气球放飞与祈福活动;夜间则推出无人机表演、灯光秀与国旗致敬环节,打造昼夜联动的沉浸式游览体验。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以动物王国巡游、星光演艺为核心,以独特而鲜活的形式为祖国庆生。银基冰雪世界则通过NPC巡游和企鹅派对等特色活动吸引游客。银基乐海神话世界通过风电音、“云中逐月”高空演艺和天火实景大秀,借助火、光、影重现神话传说,营造沉浸式视听体验。
新开业的溱洧水城则聚焦文化韵味,集中展示国家级非遗超化吹歌,以及米村唢呐、高桥舞狮等,同时结合汉服游船、诗词吟诵等古风展演,再现《诗经》意境,形成动静相宜、古今对话的文化体验空间。
多元业态激发消费,力促文旅持续升温。新密市通过“硬件+软件”“传统+创新”的多维布局,不仅提升了景区承载力和吸引力,更以差异化、场景化的活动设计强化游客参与感与获得感。各景区非遗展演、科技演艺、生态休闲等业态交织,共同构建“白天观景、夜游赏秀、全程互动”的黄金周旅游新格局,为促进假日消费、彰显地域文化特色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