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十四五”数智强省建设交出高分答卷
河南数字经济规模 突破2万亿元

(上接一版)

全省数据产业规模近2000亿元

深入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提高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全省数据产业生态不断繁荣。成功创建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印发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等政策文件,加快构建省级数据基础性制度框架体系。

深入实施“数据要素×”行动,组织开展省级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试点,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等领域转型升级。成功举办两届“数据要素×”大赛河南分赛,在交通运输、文化旅游、医疗健康等行业领域遴选一批融合应用典型案例。

支持郑州数据交易中心创新发展,在多个省市设立服务基地和运营中心,加快推进与国内其他数据交易机构互认互通,持续完善交易规则、丰富产品体系,累计上架数据产品和服务达1600余项。出台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培育认定首批数据企业,全省数据产业规模近2000亿元。

出台《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省级数据企业培育库,首批认定的179家数据企业均纳入培育序列,依规享受有关财政奖补、金融服务、税收优惠等政策。建成郑州金水科教园区、洛阳大数据产业园等一批重点载体,培育7个省级数据标注基地,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推动郑州数据交易中心提级扩能,设立多地运营中心和10余个行业数据专区,持续丰富数据产品与服务供给,探索开展数字人参、数字普洱等数字消费业务。

去年全省数字产业业务收入近8000亿元

河南强化以“链”谋变、以“链”赢新,着力提升数字产业能级,筑牢数智强省建设根基。

聚焦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和半导体、先进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全面构建数字产业集群梯次发展体系,全省手机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三,先进计算实现“从无到有”向“局部领先”转变,计算机设备年产量突破百万台,阿帕斯、中原智企等大模型通过备案,鹤壁淇滨区商业卫星装备制造及应用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郑州市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下一代网络产业集群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多次获国务院督察激励,2024年全省数字产业业务收入近8000亿元。

骨干企业加速壮大,落地超聚变全球总部基地和研发中心、紫光超级智能工厂、惠科新型显示基地、富士康新事业总部等一批重大工程,2024年,超聚变营业收入达435亿元,AI服务器位居国内市场份额第一,紫光集团在豫产值超百亿元,汉威气体传感器、森霸热释电传感器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培育形成致欧家居、海一云商、中钢网等一批平台经济细分领域头部企业。

河南制造业数字赋能指数位居中部第2位

全方位、全链条推动数字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创新应用,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持续加强转型支撑能力建设,培育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15家、开发区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25家,面向行业领域和园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产品和服务,促进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布局建设制造、养殖、种植等13家人工智能行业赋能中心。聚焦智能制造、数字农业、智慧文旅等重点领域,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中铁装备盾构工厂智慧管理平台入选数字中国建设典型案例,郑州、新乡、鹤壁、洛阳、许昌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4年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估报告》,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数字赋能指数80.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点,位于全国第11位、中部第2位。河南通过“一企一策”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一链一策”推动产业链数字化赋能,“一区一策”推动园区数字化转型和强化数字化转型要素支撑,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应用场景覆盖范围实现从单点突破向综合集成全面跃升,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33项“一件事”累计办事4.8亿件(次)

河南统筹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增强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能力,丰富普惠数字公共服务。

数字政务提质增效,“高效办成一件事”取得显著进展,33项“一件事”累计惠及企业群众办事4.8亿件(次)。数字城市迭代升级,出台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系统构建我省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基础框架,持续深化郑州、鹤壁等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郑州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实践入选全国典型案例。数字乡村持续深化,培育50个省级试点,栾川、兰考等6个县(市、区)获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

数字社会普惠便捷,构建教育领域助教、助管、助研特色应用模型体系,打造智慧养老服务地图,实现养老服务供需精准对接,发布国内首个应用临床眼科大模型“伏羲慧眼”,开展医保线上购药服务试点,建成投用省医检互认系统,累计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近3000万次。

去年郑州数字经济规模突破7000亿元

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河南省会,在“十四五”数智强省建设中承担着“龙头”作用。2024年,全市数字经济规模突破7000亿元,预计今年数字经济规模将继续保持10%的快速增长。

郑州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先后出台了《郑州市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若干政策》《郑州市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30余项政策措施,构建起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全市5G基站累计达到5.8万个,网络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实现县乡全覆盖。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总带宽全国排名第三。全市建成各类数据中心40个,其中超大型数据中心6个,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是科技部批复的全国第7家国家超算中心,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建设工程项目建成投用后将实现超算算力与智算算力国内“双料第一”。

数字赋能,产业跃升。郑州大力推动智能终端、智能传感、软件等20条重点产业链培育工作,标杆企业引领我市产业能级持续跃升。超聚变在郑州落地的4年期间,其国产化服务器市场份额排名全国第一。汉威科技气体传感器市场占有率超过70%,新天科技智能水表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第一。新华三、数字马力等一批数字经济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壮大。郑商所已成为国家区域性金融中心的一张金字招牌。平台经济涌现出蜜雪冰城、UU跑腿、致欧家居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

此外,郑州连续成功举办两届“数据要素×”生态大会,累计归集各类数据1356亿条,完成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供给公共数据超1.8亿条、开具“首张数据元件发票”,郑州数据交易中心挂牌数据资源和上架数据服务约1600件。先后获批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物流数据开放互联、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等多项国家试点建设工作。同时,也是河南省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省级先行区。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