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刚领)9月26日,第十五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人工智能论坛在郑州举办。
随着深度学、图像识别、智能决策、人机对弈、点云处理、无人驾驶等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人工智能从曾经的“不能用、不好用”正在转变为如今的“可以用”“用得好”,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赋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力量。
多位专家学者认为,人工智能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引擎”,更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的“利器”。例如,在教育领域,AI教育系统分析学生行为数据,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在医疗领域,AI辅助诊断系统帮助基层医生快速分析影像资料,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在农业领域,AI驱动育种体系创新,在种植、养殖、农业机器人等领域广泛应用,帮助农民提升生产经营能力和水平。
河南在人工智能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具备郑州超算中心、郑州数据交易中心等平台优势,拥有万亿级工业体量的丰富应用场景和海量数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成立中原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发布“伏羲慧眼”“中原智企”等大模型成果,在工业、农业、交通、医疗、教育等行业形成一批示范应用场景,在算力建设、技术研发、产业集聚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论坛现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方明表示,认知大模型技术的通用能力,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激发着人们的想象力。基于大模型的中国移动5G新通话业务,科大讯飞与中国移动共建人类首个无障碍通信平台,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与5G、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深度融合,将推动其在经济、社会、治理领域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