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宜锦
“杜楼村小范庄大队出村必经道路出现塌陷,影响群众出行安全,需要尽快解决。”9月19日17时35分,新郑市和庄镇城运中心收到网格化平台推送的事件流转通知和现场图文信息。在收到通知1分钟后,和庄镇城运中心立即通过视频指挥调度平台,现场指令杜楼村党群服务中心值班人员,组织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同时协调镇包村干部、道路养护部门负责前往事发路段协助解决。当天21时15分,经镇村干部共同协作,该路段已正常通行。这一幕正是新郑市和庄镇杜楼村以网格化智慧平台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生动缩影。
作为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基层治理的精细度直接关系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庄镇积极探索网格化智慧平台在农村基层有效运用的新路径、新模式,围绕破解治理碎片化、响应慢等痛点,着力打通条块壁垒、整合资源力量,推动形成高效协同、闭环管理的基层治理格局,持续提升基层网格化治理水平,让治理效能直达民生一线。
记者来到和庄镇城运中心指挥平台,可以通过32路智能监控看到辖区16个行政村党群服务中心值班运行情况,同时进行实时调度和不定时检查,确保党群服务中心“门常开、人常在、灯常亮”。“针对农村人口密度低、人员关系熟、活动空间大等特点,我们依托网格化平台,建立直达村级一线调度到村、指挥到人的指挥调度平台,建立村级‘和美’议事厅,实现村级网格员一键呼叫、一键转办、实时响应工作模式,8×7阵地待命,全天24小时随时出动工作常态。”和庄镇城运中心负责人董影介绍。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