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志刚 文 徐宗福 图
在郑州,有一条具有特别意义的路——华山路,从南到北全长2.3公里,沿线贯穿郑州西部老工业基地。
秋雨蒙蒙,来这里“打卡”的人络绎不绝。9月26日晚,二砂文创园内河南省文联庆“十.一”惠民演出正在举行,市民雨中看戏兴致不减。台上艺术家字正腔圆,台下观众神情专注。随着“双节”的到来,中原区华山路上的“一路四街”好戏不断,商家也将使出浑身解数,激活消费新动能,在这里,涌动着城市更新的勃勃生机和活力。
“工业锈厂”变“生活秀场”
所谓“一路四街”指的是:位于华山路上的芝麻街双创园、保利久街、万达金街、磨街(含二砂文创园、121钻石产业园、磨街文创园)。这里曾是老工业基地,作为曾经的“工业锈厂”,二砂、郑煤机等厂矿老职工的青春岁月,也成为永远无法磨灭的烙印。
清晨六点的华山路,晨雾还未散去,二砂退休老工人赵师傅已跑步穿过“记忆之环”景观桥。他轻轻触摸着桥体上镌刻的砂轮纹路,这是用他当年参与生产的第一片砂轮复刻的图案。沿着中央景观大道向前,二砂文创园的包豪斯建筑群在晨光中舒展身姿,几位年轻人正对着砖墙上的砂轮浮雕拍照,这里已然成为时尚青年的“网红打卡地”。
芝麻街1958双创园里的老厂房,成了文艺浪漫之地,周边市民“近水楼台先得月”,告别过去机器轰隆,享受着身边的惬意。
二砂文创园的工业记忆、磨街文创园的文艺夜色、万达金街的潮流涌动、保利久街的烟火市井、芝麻街1958双创园的科创活力,在6.2平方公里的区域里交融共生。这片曾承载郑州工业荣光的土地,如今已成为“主城更新的鲜活样本”,每天都在上演“工业记忆”与“青春创意”的对话。
城市更新 “文商旅体”融合发展
把工业厂房“修炼”成繁华商业街区,是中原区委、区政府实施城市更新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片区+综合”更新模式下,不拆一栋楼、不砍一棵树,“一路四街”通过业态整合实现工业遗存保护区、双创产业园区、旅游休闲街区、特色生活社区的“四区融合”,让老空间产生新价值。
中原西路街道作为承接中原区新老城区之间连接的经济隆起带和“一路四街”片区城市更新的重要实践单元,找准工业遗产改造提升这一创新发展的切入点,利用二砂、三磨所等老厂房资源,与兄弟街道共同探索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城市更新示范项目,形成了以二砂文创园、芝麻街双创园、磨街文创园、121产业园等为代表,“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一路四街”特色片区。其中二砂文创园成功入选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下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