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打造多业态培育消费新场景
老城复兴,古都新生。让千年商都重塑荣光,管城区通过“留改拆建”等手法实施小规模、渐进式更新和微改造,最大限度保留城市文脉,为特色街区的文化焕活与产业复兴提供空间基础。
秉承工匠精神,追求细节品质,阜民里高标准打造城市更新样板精品。通过空间规划和场景营造培育多元业态,充分发挥文旅产业的乘数效应,破解传统城市更新以单一改造和建设带来的经营难题。
阜民里城市更新文旅融合项目整体分为A、B、C、D4个区域,涵盖策展空间、餐饮美食、休闲娱乐、非遗文创等多类业态。A区定位“雅”,打造郑州独有的城市文化记忆;B区定位“潮”,打造潮流动线;C区定位“娱”,打造悠享玩味的消费场景;D区定位“戏”,打造戏剧博物馆、豫剧馆,赓续历史文脉。
“立足厚重文化底蕴,构建‘文化+、旅游+、商业+、城市+’的产业业态和文化形态,与古为新、串珠成链,培育消费场景,发展新兴业态,做优做强城区经济发展主平台,让世界听见商都的文化声音,让世界看见商都的文旅创新。”郭凯说。通过高品质的街区形象、高规格的业态展示、高水平的运营管理,践行城市更新文旅融合创新发展路径。
老街既“新”又“潮”
阜民里项目作为郑州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重点片区,文化“软实力”正在悄然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支撑”。管城区城市更新以“里”为基本单元,让承载着集体记忆的老街巷、老厂区,保留烟火气与人情味,呈现“向新、向强”的趋势、态势和气势。守着城墙记忆的阜民里,正以独特姿态,续写着守正创新的精彩故事。
解密城市密码。古都,新生;老城,复兴;旧巷,潮街。走进阜民里,老墙黛瓦间点缀着新潮,传统与现代完美交融,穿梭在充满年代感的街巷,抚摸着古老的墙壁,感受岁月的痕迹。
国庆中秋假期,这里既“新”又“潮”,成为郑州崭新的文化名片,阜民里、亳都·新像等举办的主题活动吸引近120万游客打卡,多个话题先后登上热搜……深秋时节,阳光洒向古城墙,人们信步走来,拾级而上,沿着城墙走进阜民里,体验千年商都的巨变,感悟城市更新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