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爱琴)10月13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截至目前,我市拥有有效商标注册量78.7万件,领跑中部地区。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市知识产权工作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担当进取、务实重干,取得明显成效。
创新成果量质齐升。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4万件,高价值发明专利约1.6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2件,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获1金1银6优秀,有效商标注册量78.7万件领跑中部地区。
转化运用成效显著。高校院所专利转化金额突破1.1亿元,创新实施知识产权“起点计划”,指导企业完善专利布局。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稳步增长,惠企数量位居全省首位。
保护体系全面升级。完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服务体系,在全省率先建立重点保护名录库,深化跨部门协同保护机制,构建“预防—监测—应对—提升”的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为进一步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郑州市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工作中贡献知识产权力量,接下来,我市将全力做好五项工作:
激发高价值创造动能。加快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聚焦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企业专利布局,鼓励企业加强海外知识产权布局。
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办好郑州市高价值专利运营大赛,拓展知识产权金融多元模式,支持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园区抢抓改革试点机遇,争取政策资金支持,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增量扩面。
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效能。加快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深化监测预警机制建设和跟踪问效。强化行政司法协同保护,加大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专项执法力度。
优化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加强代理机构信用监管,优化公共服务网点布局,发挥商标品牌指导站、知识产权维权保护工作站“前哨”作用,构建“预防—保护—发展”全链条服务体系。
强化工作支撑保障。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加强对基层的工作支持和业务指导,加快建设“有为、善为、敢为”的知识产权工作队伍,确保“十四五”各项任务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