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商都评论 PDF版阅读

以制度刚性保障校园食品安全

保障校园食品安全是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底线工程,牵动着千万家庭的神经。最近几起相关案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也再三警示:不能仅依靠“出问题后整改”的被动模式保障校园食品安全,必须通过健全制度体系,实现主动防控。

近年来,国家层面围绕校园食品安全持续发力,通过出台政策文件、完善标准体系,逐步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制度保障网络,为校园食品安全划定“红线”、明确“底线”。近期教育部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验收管理工作指引》,更是聚焦校园食堂“食材入口第一关”,进一步细化采购验收流程、明确质量标准,为规范食材管理提供了精准可操作的“说明书”。

政策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让校园食品安全制度真正发挥作用,需从“监督、协同、追责”三个维度发力,确保制度不悬空、执行不打折。

强化刚性监督,确保标准落地。一方面,监管部门需建立常态化检查机制,对学校落实食品安全制度的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另一方面,推动学校建立内部监督小组,形成“外部监管+内部自查”的双重监督格局。

促进社会协同,推动阳光监管。保障家长委员会参与供应商遴选、食材验收的权利,通过定期公示检测报告与经费使用情况,让各环节在阳光下运行。

健全追溯体系,倒逼责任落实。建立全链条责任追溯体系,对采购不合格食材、违规操作的企业及学校责任人,依法依规严厉追责,既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也倒查管理责任,让各方不敢懈怠、不敢违规,切实把食品安全责任扛在肩上。

保障校园食品安全没有“休止符”。唯有以制度为纲,强化执行监督、凝聚共治合力、压实各方责任,才能织密校园食品安全防护网,让每一份餐食都经得起检验。 孙庆坤

2025-10-22,12162| 2025-10-21,12154| 2025-10-20,12146| 2025-10-19,12142| 2025-10-18,12138| 2025-10-17,12130| 2025-10-16,12118| 2025-10-15,12110| 2025-10-14,12102| 2025-10-13,12094| 2025-10-12,12090| 2025-10-11,12086| 2025-10-10,12078| 2025-10-09,12074| 2025-10-01,12070| 2025-09-30,12062| 2025-09-29,12054|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