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PDF版阅读

农业强基 中原沃野绘“丰”景

(上接一版)此外,农业科技赋能成效显著,“农机云”平台、AI数字人“郑惠农”等智慧农业应用场景成功落地,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龙头带动与产业集群发展。郑州实施产业化龙头企业提振行动,全市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61家,其中国家级14家,形成了强大的带动效应。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量质齐升,全市家庭农场达648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703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乡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十四五”期间,郑州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稳步推进,全市有效期内绿色食品13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0个,名优特新农产品49个,现有河南省知名农业品牌69个。乡村旅游稳步发展,今年我市新推出18条农文旅休闲游主题线路,累计培育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6个,全国十大精品线路1条,全国乡村休闲观光农业精品点41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持续推进,累计创建国家级、省级产业强镇共12个。

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近年来,郑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战略部署,从美丽乡村精品村起步,以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为切入点,示范引领全域和美乡村建设。

郑州市累计投入资金超14亿元,推进和美乡村建设80个,打造乡村精品休闲旅游线路12条,沿黄美丽乡村旅游带、环嵩山组团、长寿山组团、伏羲山组团“一带三组团”基本成型,全市73%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20万元。特别是去年以来,郑州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一谷三区”建设为突破口,积极谋划片区化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按照“建点、串珠、组团、连片”的推进路径,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从“点上示范”向“连片发展”跨越。其中,中牟中南部乡村全面振兴平原先导区已成功列入河南省第一批先导区,其他区(市)也在有序推进先导区建设各项前期工作,全域推进格局逐步形成。

同时,乡村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郑州市强化党建引领,持续开展“头雁南飞助振兴”等行动,培训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持续加强文明乡风建设,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持续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等乡村治理新模式,“四治”融合治理模式不断健全。创新将“三农”工作深度融入全市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体系,打造“1+5+N”融合格局,“蓝天卫士”、“农机云”、农村改厕、垃圾清运等大量涉农事项实现网格化闭环管理,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的“郑州模式”初步形成。

宜居也宜业。近年来,郑州市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强化技能培训、支持创新创业等,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乡村企业、田园综合体、农村电商……让很多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农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

从保障粮食安全到推动乡村振兴,从农业科技创新到三产融合发展,郑州农业在“十四五”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决胜“十四五”,布局“十五五”,站在新的起点,郑州将在这片沃野上绘出更美“丰”景。

2025-10-22,12162| 2025-10-21,12154| 2025-10-20,12146| 2025-10-19,12142| 2025-10-18,12138| 2025-10-17,12130| 2025-10-16,12118| 2025-10-15,12110| 2025-10-14,12102| 2025-10-13,12094| 2025-10-12,12090| 2025-10-11,12086| 2025-10-10,12078| 2025-10-09,12074| 2025-10-01,12070| 2025-09-30,12062| 2025-09-29,12054|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