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加强毗邻地区合作 安徽河南“抱团”发展

本报讯(记者 袁帅)10月18日,记者获悉,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皖豫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发展实施方案》,从加强产业创新联动、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协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创新区域合作机制五个方面提出了18条具体措施,深化皖豫毗邻地区交流合作。

这些区域重点合作

《实施方案》显示,皖豫毗邻地区包括安徽省亳州、阜阳、六安、淮北市全域以及宿州市砀山县、萧县,河南省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市全域,面积9.6万平方公里。重点合作区包括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濉溪县,亳州市谯城区、涡阳县,宿州市砀山县、萧县,阜阳市界首市、太和县、临泉县、阜南县,六安市霍邱县、金寨县、叶集区;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虞城县、夏邑县、永城市,信阳市商城县、固始县、淮滨县,周口市沈丘县、郸城县、鹿邑县、项城市,驻马店市平舆县、新蔡县等26个县(含市、区),面积4.3万平方公里。

《实施方案》提出发展目标,力争通过5年时间,省际毗邻地区基础设施实现便捷高效互联互通,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区域开放合作迈上新台阶,重点领域合作事项落地见效,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合作创新经验,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发展新样板。

五个方面协同联动

蓝图已经绘就,如何实现目标?《实施方案》从五个方面提出了18条具体措施。

加强产业创新联动方面,支持皖豫两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建跨区域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毗邻市县与两省“双一流”高校深化校地合作,试点“飞地研发中心”等新模式,合作创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深化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联动发展,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深化新能源产业合作,共同打造一批先进风电、光伏、新型储能、氢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集群。深化农产品精加工合作,高起点打造绿色食品产业集群。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下转三版)

2025-10-21,12154| 2025-10-20,12146| 2025-10-19,12142| 2025-10-18,12138| 2025-10-17,12130| 2025-10-16,12118| 2025-10-15,12110| 2025-10-14,12102| 2025-10-13,12094| 2025-10-12,12090| 2025-10-11,12086| 2025-10-10,12078| 2025-10-09,12074| 2025-10-01,12070| 2025-09-30,12062| 2025-09-29,12054|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