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杜俊娜)“以前这条沟渠臭味难闻,现在清理得干干净净,卫生环境改善了,住着舒心多了。”近日,面对前来回访的登封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大冶镇桥板河村村民赵大爷感慨不已。
今年以来,登封市纪委监委聚焦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联合农业农村、住建、生态环境等部门组成专项督查组,采取“实地走访+座谈问询+资料查阅”的方式,对全市15个乡镇(街道)开展全覆盖检查,以嵌入式监督助力乡村“颜值”提升。
此前,专项督查组在大冶镇调研时发现,桥板河村存在河道污水横流、生活垃圾堆积等问题,村民反映强烈。针对这一情况,督查组现场向大冶镇党委反馈,要求建立详细台账,实行“清单化”管理,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为后续整治划定“硬标准”。
在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大冶镇政府迅速出台《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方案》,细化责任分工与考核标准,并组织机关全体干部下沉一线,重点攻坚背街小巷、沟渠河道、房前屋后等薄弱区域,累计清理生活垃圾200余吨、建筑垃圾70余吨,新增垃圾桶40个,实现垃圾“日产日清”,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人居环境整治绝非“一蹴而就”。为实现从“一时净”到“长久美”的转变,登封市纪委监委督促大冶镇党委构建长效机制。一方面加强日常巡查,通过村内大喇叭、微信群等方式常态化普及环保知识,引导村民从“要我改”变为“我要改”;另一方面开通专门举报电话和信箱,鼓励群众参与监督,形成“干部督+群众盯”的合力。
在强化监督检查的同时,该市纪委监委将“回头看”作为巩固成效的关键抓手,不定期对问题整改情况全面复查。对整改不力、敷衍应付的单位和个人从严追责问责,以纪律刚性倒逼责任落地,坚决杜绝问题“回潮”。
“整治不是‘一阵风’,要让‘环境美’带动‘产业兴、生活富’!”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擦亮“监督哨”,推动环境治理向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等领域延伸,让监督“利剑”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为绘就乡村振兴画卷注入清廉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