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苏瑜 安欣欣) 10月27日,《中原丝路文化传承与遗产保护研究》课题成果发布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州市人民政府郑州研究院举行。来自历史文化、文物保护、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等齐聚现场,共同参与成果发布。
据了解,《中原丝路文化传承与遗产保护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州市人民政府郑州研究院共同承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州市人民政府郑州研究院重大课题。课题以中原丝路文化传承与遗产保护研究为主要关注点,探讨中原丝路文化历史与遗址遗迹、中原丝路文化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丝绸之路河南段世界文化遗产与中华文明、中原丝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现状、中原丝路文化传承发展的路径与未来等重要问题,从丝绸之路的历史与现实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河南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留下了许多丝绸之路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与此同时,河南延续丝绸之路的“开放基因”,持续拓展“空陆数海”丝绸之路,让河南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顺畅,开放之门越开越大。
据介绍,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分别到郑州、洛阳、安阳、南阳等地实地考察中原丝路文化的遗址遗迹、文物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发布会现场,来自河南大学、郑州大学、郑州师范学院等院校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专家分别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对中原丝路文化的进一步传承与遗产保护提出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