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纪实
“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抉择”

人民日报记者 杜尚泽 胡泽曦 新华社记者 郝薇薇 杨依军

对于一个全球性大国来说,内政与外交从来不是孤立的乐章,而是相互交织、合奏共鸣。

10月30日至11月1日,习近平主席赴韩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3天时间,有大国外交的风云际会,有多边舞台的纵横捭阖,有周边外交的亲诚惠容。透过密集日程向深处望去,不同维度却也都在演绎着“中国之于世界、世界之于中国”的深刻变迁。

出访前一周,中国北京。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未来五年的宏伟蓝图。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同西方迥异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接续铺展新的华章。

登高望远,运筹帷幄;胸怀天下,立己达人。

一个个镜头,定格了历史,也开启新的历史:

10月30日,釜山。中美两国元首结束100多分钟的会晤,神情轻松地走出会场。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习近平主席送到红旗车前,再次话别。

10月31日,庆州APEC会议,中国主张赢得广泛共鸣:“越是风高浪急,越要同舟共济”“推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构建亚太共同体”。

11月1日,庆州。再次来到和白会议中心,APEC东道主交接环节,中国第三次接棒。相约明年秋天,相约中国深圳。

这一日下午,对韩国的国事访问日程密集。元首外交的战略引领,开辟了中韩关系新局面。

古都庆州风和日丽,它所映照的世界局势却并非风平浪静。一边是“小院高墙”,一边是开放包容;一种是抱持零和思维,一种是加强团结合作。而作为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抉择至关重要。

习近平主席在此行间讲述了中国的模样,“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做更好的自己,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也展现了中国的远见和担当,“作出符合亚太人民期待、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抉择”。

是零和博弈,还是相互成就?

两个大国的握手

釜山,海风捎来了大洋深处的讯息。千百年来它守望着太平洋的潮起潮落,也在10月30日见证了跨越太平洋的历史时刻。 (下转三版)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 2025-10-24,12182| 2025-10-23,12170| 2025-10-22,12162| 2025-10-21,12154| 2025-10-20,12146| 2025-10-19,12142| 2025-10-18,12138| 2025-10-17,12130| 2025-10-16,12118| 2025-10-15,12110| 2025-10-14,12102| 2025-10-13,12094| 2025-10-12,12090| 2025-10-11,12086| 2025-10-10,12078| 2025-10-09,12074| 2025-10-01,12070| 2025-09-30,12062| 2025-09-29,12054| 2025-09-28,12050|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