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国内新闻 PDF版阅读

四中全会后首次出访,习主席阐释中国机遇

(上接一版)无论是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上的“坚持在开放发展中分享机遇、实现共赢”,还是第二阶段会议上的“加强互利合作,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发展”与“机遇”始终是习近平主席讲话的核心关键词。

回望即将过去的“十四五”时期,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实际行动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规模分别位居全球第一和第二,累计吸引外资逾7000亿美元;中国经济实现5.5%左右的平均增速,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定在30%左右……这些数字是中国以自身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的生动体现,在外部挑战风高浪急的背景下尤显珍贵。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中国成为“确定性的绿洲”。

当前,世界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是团结合作、互利共赢,还是重回霸权主义、丛林法则?是坚持多边主义、开放包容,还是走向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何去何从将深刻影响世界的未来。

30多年前,亚太经合组织正是因应经济全球化浪潮而创立,以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支持经济增长和繁荣为目标宗旨。

此次会议期间,习近平主席立足亚太、放眼全球,发出呼吁:“今天我们在韩国再次聚首,应该重温创立亚太经合组织初心,以更具活力和韧性的亚太合作为世界作出突出贡献。”

这既是对亚太的期待,也是对世界的启示。习近平主席提出一系列务实倡议——

建议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共同营造开放型区域经济环境、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共同推进贸易数字化绿色化、共同促进普惠包容发展;倡导带头维护和平稳定、带头实行开放融通、带头坚持合作共赢、带头促进普惠包容;强调强化数智赋能、坚持绿色低碳、落实普惠共享……

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论述饱含“拉手”而非“松手”的坚定立场,展现推动对接融合的远见担当。

现代化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中国式现代化的接续推进给各国共同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合作机遇。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到拓展国际循环,再到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十五五”规划建议的一项项部署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也是中国与全球合作的关键结合点。

有外媒评价,中国正以战略定力和前瞻性眼光推进现代化建设,在全球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可预测性。

此次韩国之行,习近平主席在双边会晤中多次阐释中国机遇: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时,指出“做更好的自己,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同韩国总统李在明会谈时,表示“愿同韩方加强沟通,深化合作,拓展共同利益”;会见泰国总理阿努廷时,明确“中方愿同泰方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分享新时代中国的发展经验”……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展望未来,一个自信开放的中国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亚太和世界提供新机遇。

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 2025-10-24,12182| 2025-10-23,12170| 2025-10-22,12162| 2025-10-21,12154| 2025-10-20,12146| 2025-10-19,12142| 2025-10-18,12138| 2025-10-17,12130| 2025-10-16,12118| 2025-10-15,12110| 2025-10-14,12102| 2025-10-13,12094| 2025-10-12,12090| 2025-10-11,12086| 2025-10-10,12078| 2025-10-09,12074| 2025-10-01,12070| 2025-09-30,12062|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