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安欣欣 李爱琴 孙雪苹)深秋的郑州,因中拉智库界的相聚更添活力。11月4日,作为第十八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系列配套活动之一的中拉智库合作对话会在郑州举行。本场对话会聚焦共绘中拉发展新图景、共享务实合作新成果两大主题,来自中国和拉美国家政府机构、智库、高校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以及多家知名企业代表与会发言。
本场中拉智库合作对话会以“众‘智’成城,欣‘新’向荣”为主题,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银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州市人民政府郑州研究院联合承办,旨在深化智库作用,为中拉企业间合作提供智力支持。
这是一场兼具战略高度与实践温度的对话,为中拉智库合作搭建了思想共鸣的平台。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秘书长赵志敏在致辞中指出,智库是思想的策源地、智慧的集散地,面向未来,中拉智库应该以高远视野和务实行动,为中拉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真知灼见和创新方案;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驻华使团团长、多米尼克驻华大使马丁·查尔斯表示,通过智库对话等机制,能够进一步增进互信、挖掘潜力,推动中拉合作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结出更多硕果。
主旨演讲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州市人民政府郑州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郑秉文谈到,该研究院将继续发挥智库的作用,为促进河南省与拉美地区的全面合作献智献策;拉丁美洲社会科学院秘书长丽贝卡·莱莫斯表示,拉美国家高度重视与中国的关系,期待通过智库对话,增进相互理解,学习中国发展经验。
对话会设置了两大圆桌讨论单元。其中,“护航‘智’远:共绘中拉发展新图景”单元聚焦宏观战略与区域合作,与会嘉宾探讨了如何在新形势下深化中拉政治互信、优化贸易结构、促进人文交流;“中拉相‘豫’:共享务实合作新成果”单元聚焦地方合作与企业实践,相关代表分享了在豫投资兴业的成功案例等。
这场对话会,不仅是中拉工商界合作的“智力预热”,更是两地共绘合作蓝图的重要契机。
对话会发布了研究成果——《中国与拉美国家互联互通指数研究》报告。该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创新工程团队领衔撰写,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维度,对中拉互联互通的现状进行了科学评估,并指出了未来的合作潜力和优化路径。
在搭建中拉友谊桥梁、拓展交流合作方面,河南、郑州有着独特优势和完善条件。河南构建了以“空、陆、数、海”四条丝绸之路为引领,通达全球的立体开放通道;郑州与拉美已形成“双向流动”的良好基础,拉美咖啡豆通过郑州冷链走进中国超市,宇通新能源客车在智利、哥伦比亚的街头运营,超聚变数字技术为墨西哥企业提供算力。
对话会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州市人民政府郑州研究院与河南省贸促会共同签署了三方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三方将整合优势资源,在课题研究、政策咨询、人文交流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将郑州打造成为服务中拉合作的国家级智库平台和交流枢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