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史治国 通讯员 张雪雯)为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切实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荥阳市王村镇前新庄村创新引入积分制管理模式,将其作为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核心抓手,通过量化村民文明行为、给予积分奖励的方式,充分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让文明新风在乡村落地生根。
前新庄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科学制定移风易俗积分制管理实施细则,为村民搭建起“行为有标准、积分有依据、奖励有保障”的管理体系。该模式聚焦村民日常行为规范,将文明行为、红白事简办、杜绝铺张浪费、邻里互助、参与志愿服务等正面行为纳入积分范畴,明确不同行为对应的积分标准;同时,针对大操大办婚丧事宜、参与封建迷信活动、破坏邻里和谐等违反移风易俗规定的行为,设定相应的积分扣除条款,形成“正向激励+反向约束”的双重管理机制。
为确保积分制家喻户晓,前新庄村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宣传矩阵,打通政策传递的“最后一公里”。线上依托村广播、微信群等平台,定期播放积分制规则解读音频、发布图文指南,及时更新积分兑换信息与典型案例,让村民随时了解制度内容;线下组织志愿者组建“宣传小分队”,走村入户发放宣传手册,面对面向老年人、留守儿童家庭等群体讲解积分规则与操作流程,耐心解答村民疑问。推行积分制管理后,村民自觉抵制婚丧陋习、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并形成互助友爱的新风尚,有效增强了村民对积分制的认同感,引导村民主动树立正确的婚丧观、价值观。
“积分超市”的设立成为积分制落地的重要载体,货架上整齐摆放的生活用品、粮油物资,让村民的积分“用得上、兑得到”,也可优先享受村内公共服务资源。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激励方式,让村民直观感受到文明行为带来的实际价值。此外,前新庄村还将积分作为“文明家庭”“移风易俗模范户”等荣誉评选的核心参考依据,为获奖家庭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励,以榜样引领带动村民的参与积极性。
积分制实施以来,前新庄村的村风民风发生显著转变,过去婚丧事宜中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现象大幅减少,村民办理红白事时主动选择“简办、新办”,人情攀比之风得到有效遏制;邻里关系更加和睦,村民的文明意识与自治意识不断增强,主动参与村级事务决策的积极性显著提升,乡村治理的“合力”持续凝聚,为乡村文明建设注入强劲活力。
下一步,前新庄村将持续深化积分制的实施效果,结合村民反馈与乡村治理需求,进一步优化积分标准与管理机制,细化积分分类,不断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新模式,持续推动移风易俗走深走实,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