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在社区支持下,戚万英对接协会争取政策扶持,节省近10万元改造成本,让破旧场地变身邻里活动中心。另一方面,社区通过趣缘链接,以“公益服务+资源置换”模式,邀请辖区的专业小提琴教师张宏入驻,定期开展免费授课,逐步组建40余人的小提琴队,年均公益演出20余场。目前,社区已培育“助老帮帮团”“青嵩·我的青春不一样”等26支社会组织,近300名成员成为社区治理骨干。
“社区合伙人”机制推行一年多来,嵩山社区的治理成效愈发凸显。服务供给持续升级,“嵩志愿”服务链联合辖区家政、医疗等6支专业队伍,累计服务超2000小时;“嵩学堂”教育链联合绿山房读书会开办社区暑期夏令营,惠及儿童200余名;“嵩康养”健康链联合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开展400余场健康活动,居民健康意识显著提升。治理力量不断壮大,41名微网格长、92家商户、3家物业公司、26支社会组织、6支群众志愿队伍,共800余名合伙人携手,实现治理从“独唱”到“大合唱”的转变。资金与物资保障更有力,社区设立治理基金,合伙人使用社区资源产生的收益按比例注入,目前已累计近10万元;依托“积分派兑”机制,合伙人累计捐赠物资5000余件,为服务提供坚实支撑。
如今的嵩山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居民笑容愈发灿烂。“网格筑基、合伙赋能”的模式,不仅破解了老旧小区治理难题,更重塑了社区与居民的协作关系,成为一条贴合民生需求、凝聚多方力量的可行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