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建雄
朋友的茶室不大,简约而不失禅意。墙上的书法作品很是契合茶室氛围,“言且慢”“心且善”这六个字,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心思。茶桌旁恰到好处地摆着细竹盆景,竹竿细长挺拔,竹叶翠绿欲滴,竹影婆娑,清新淡雅,让人心生安静感。
与朋友们坐下品茶,我对来之前在水果市场所见一幕难以忘怀,于是打开了话匣子。
去熟悉的摊位挑点水果,忽见一中年大姐正跟摊主老王争执不休,大姐指着秤盘上的一堆苹果说:“你这秤明显不对调,这五六个苹果能有三斤半?”可能是因为争吵有一些情绪,老王直接把装苹果的塑料袋往地上一扔,气急败坏地说:“你爱买不买,不要这样子污蔑人。”苹果滚落一地,仿佛一个个惊叹声,哑口无言般愣在地上。
水果市场一下子就安静了片刻,大家都屏息凝望,等待这场唇枪舌剑爆发。
不曾想,那位大姐对着老王摇了摇头,然后却默然弯腰,将散落的苹果一个个捡了起来,轻轻地摆回放苹果的那一格。老王鼓着大大的眼睛,脸色渐渐地红了起来。大姐捡完苹果,重新又拿起一个新苹果给老王递过去,轻声地说:“大兄弟呀,火气大容易伤肝。”言罢转身而去,身后只余我们看客一双双惊愕的大眼。
回想起那位大姐潇洒离去的背影,望着茶室的这幅书法作品,我恍然大悟。原来,这“言且慢”之“慢”,并非说人的迟钝,而是留出一步余地,让那戾气在无声处自然冷却,继而心平气和地与他人沟通;那“心且善”的“善”,亦非示人的软弱,而是以一种无声的坚韧,如行云流水般轻拂乱石棱角,你莫欺负我,我亦不伤害你。
“慢”与“善”,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相生相济。身为总医院护士长的小侯跟我们分享了她的见解。侯护士长每天要面对很多不同的病患者,她说,语言多数情况下能够抚慰人心,但真正的善良却常常无声。有一回,她去一位晚期病人的房间巡查,病人的女儿在床前以话语宽慰,可病人却愈显焦躁不安。见状,侯护士长默默地走到跟前为病人按摩肿胀的双脚,轻声问力度如何,那病人紧绷的眉头慢慢松开,愉快地跟她交流起来。侯护士长对我们说:“很多时候,语言好比河床,那流淌在胸怀的善良就是活水,心若不存善念,纵使巧舌如簧,终究会是干涸的沟渠。”侯护士长一席话如露滴入心,在她的心中,言慢心善,这“慢”是沉默的容器,那“善”是澄澈的流水。
傍晚归家时,一场黄昏雨骤然而至,倾盆倒下。行车到小区门口,我恰见前方一快递小哥的电瓶车滑倒,包裹散落一地。他急忙挣扎起身,试图在骤雨中捡起淋湿的纸箱。说时迟,那时快,本在岗位安然无恙的保安急忙冲出去,二话不说帮忙捡包裹,两人在暴雨中默契配合,全程无言,衣服湿透。
坐在车中的我看着,有一股暖意涌上心头。朋友茶室里那幅书法作品再次印入我的脑海,那“言且慢”“心且善”六个字,竟是人间至深的智慧与至柔的刚强。懂得缓语慢言,方使言语不致伤人损己;心怀温良,便能在无言处见真情,不动声色的善良,最是温暖凡人心。
或许,人间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盏灯,语言是灯油,善心是灯芯。灯油要按需节省用,灯芯却要时常拔一拔,如此一来,灯才能照耀四周,闪亮满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