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强化火险源头治理。全面落实“十不准”,加强秸秆禁烧和文明祭祀管理。高森林火险预警和极端天气期间,及时发布禁火令和封山令,护林员、防火队伍全天候、全覆盖携装巡护。应急、林业、文旅、能源、电力等行业主管部门扎实开展“林电共安”三年攻坚,明确重点时段、地段和对象。聚焦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地、景区墓区、输配电廊道、油气管线等重点区域,落实“一场所一预案、一区域一责任人、一隐患一整改”措施。
聚焦提升宣传质效。在春节等关键时段,围绕农事、祭祀、生产施工等易引发森林火灾的行为,通过多种渠道开展“立体化、常态化”宣传,筑牢人民防线。加强对林区林缘老人、儿童、智力障碍人员等重点人群的针对性教育,推动防火知识“进企业、进学校、进村组、进家庭、进景区、进网络”,筑牢森林安全屏障。
提升应急基础能力。立足“打早、打小、打了”,强化预警响应和早期处置,落实省、市林长制优化提升和森林防灭火基础能力提升工作要求。做好防火视频监测、森林防火应急供水站、林区防火道路等设施更新维护;建强专业与非专业扑救力量,提升人员安全自救与火灾扑救能力;备足常规防火物资机具,重点储备水泵、水带、移动水池、往复式水枪等装备,构建“空地协同”作战体系,切实提升火情处置效能。
科学高效处置火情。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规范火情早期处置流程,强化预警响应和联防联控。坚持“小火重兵”原则,实施“水袋灭火”战法,防止小火酿成大灾。火情扑救过程落实火场安全管控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人员伤亡底线。严格执行“火灾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者不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汲取不放过”的原则,确保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