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译博 董茜)近日,记者从郑州经开区管委会获悉,经开区第三季度工业经济数据表现抢眼,多项核心指标快速回升,一系列上扬的数据曲线,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与活力。
强势增长的动能从何而来?其背后既得益于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更与一套织密扎牢、精准高效的企业服务“组合拳”密不可分。
位于郑州经开区的郑州日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精密模具及高端机械零部件的加工制造企业,高端模具制造及铝压铸相关产业在中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走进企业新扩增的厂房,一排排新增设备码放整齐,工人正加紧调试,为即将投产的项目做最后准备。
提及入驻新厂房,企业负责人依然难掩内心的喜悦:“由于产能提升,原有厂房已无法满足生产需求,选址成为难题。了解到情况以后,经开区服务专员主动靠前服务,牵线搭桥,快速锁定合适场地,为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
该负责人口中的“服务专员”机制,是郑州经开区工信局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举措之一。近年来,郑州经开区工信局全面压实科室协同、部门协作、属地联动的多方责任,通过“条块结合,协同推进”的方式,深化全局职工包联服务规上工业企业和在库工业项目机制,加强与统计、经济发展等部门及各属地办事处的信息共享、联动发力,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确保对全区工业经济运行的全覆盖、网格化监测与调度,为科学决策提供坚实支撑。
在精准服务方面,针对全区55家重点规上工业企业,郑州经开区积极落实“1+3”包保服务企业机制,组建由区领导牵头的工作专班进行重点帮扶。对其他规上企业,则实行“工信局+办事处”全覆盖包联,确保每家规上企业都有专人对接、有部门负责。同时,依托企业培育“四大工程”和“链长制”等常态化机制,开展从上游到下游的链条式助企帮扶,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制度创新也在持续打破服务壁垒。
用制度创新打破传统服务的“条块分割”,一方面精准响应企业需求,一方面最大限度减少打扰……今年以来,郑州经开区工信局全面做实“六项对接”活动,围绕企业在订单、资金、供应、用工等方面的核心需求,牵头组织“数字化转型园区行”及各类要素对接系列活动60余场,从市场开拓到人才引进,切实为企业松绑减负、排忧解难,精准破解了企业发展中的瓶颈难题,助推各项惠企政策红利直达快享,助力企业达产增效。
“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郑州经开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不断深化服务内涵,创新工作方法,为巩固全区工业经济向好态势、夺取“全年红”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