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红)11月17日,来自省会郑州的两名志愿者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为两名陌生血液病患者点亮“生命之灯”,也分别成为河南省第1599例、1600例捐献者。至此,河南省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数达到1600例,成为中华骨髓库第4个捐献人数达到1600例的省份。
据了解,第1599例捐献者赵向栋来自省会某医院,日常核心工作之一就是健康知识普及。2023年,他在一次无偿献血时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志愿者。令他惊喜的是,入库仅2年,他就得到初步配型成功的消息。当即,赵向栋毫不犹豫答应捐献,帮助一名陌生患者。他说:“能用捐献造血干细胞这种方式直接挽救一个生命,是我职业生涯中最特殊也最光荣的‘送健康’。”
第1600例捐献者周建文是一名血液科医生,他与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的缘分始于2006年。当时,他还是一名医学生,就自愿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毕业后,周建文成为血液肿瘤科临床医生。今年9月,当接到配型成功的通知时,他的回答平和而坚定:“能配型成功是好事,我随时可以捐献。”
省红十字会数据显示,河南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自2003年1月启动运行,经过22年的发展,目前库内志愿捐献者资料达16.92万人份,1600名爱心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患者生命,位居全国第4位。在河南1600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中,25~35岁的青年占比70%左右,目前90后已成为捐献的主力军,00后也陆续接过爱心的接力棒。
